蔓荆和大叶盘果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蔓荆(Vitex trifolia L.)和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 macrophylla Franch.)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蔓荆(Vitex trifolia L.)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植物,本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14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属中一些植物或其组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抑制淋巴细胞及激素调节、抗氧化、蜕皮、驱虫等功效。牡荆属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有蜕皮甾
其他文献
背景:  前期课题组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多米诺反应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MeSiCl3/DMF作为催化剂催化具有α-H的直链醛与N-甲基苯胺反应,合成了新型的苯并氧杂吖庚因类化合物
目的:非诺贝特(Fenofibrate)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血脂药物,主要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B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I和ApoA-
1研究背景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人体在进入高原环境后缺乏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以肺动脉血管相关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可能与缺氧和炎症介质导致肺毛细血管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结构严重破坏、以及肺动脉高压共同作用有关。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已被认为是高原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广谱促生长因子,其化学结构与胰岛素原类似,由70个氨基酸组成。它通过与IGF-1受体(IGF-IR)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并受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