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发表的左家山遗址材料入手,将其划分为具有年代早晚关系的五个段别。其中左家山一、二、三段遗存存在较大的共性,特别是陶器普遍施有之字纹,明显区别于陶器普遍施刻划纹而不见之字纹的左家山四、五段遗存。鉴于左家山一、二、三段遗存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主要分布于西流松花江流域的含之字纹的陶器遗存命名为左家山下层文化。然后以左家山一、二、三段遗存为标尺,结合对其他遗址材料的分析,将左家山下层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通过与周边文化的比较,推断其早期年代当不晚于BC5000年,中期年代在BC5000-BC4500年之间,晚期年代在BC4500-BC4000年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左家山下层文化与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晚期-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早期、下辽河流域的新乐下层文化、辽东南地区的小珠山下层文化的关系,并将其概括为:文化面貌的趋同性和文化转变的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