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d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瓦2断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断块油藏,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重点进行小层的归位和小断层的识别。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井震结合,重新认识瓦2断块内部小断层的分布延伸。开展储层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瓦2断块精细三维地质模型。(2)从七大方面系统评价瓦2断块水驱开发效果,重点分析注水效果、水驱动用状况以及层系和井网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平面上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影响较大。从储层物性、单砂体采出程度分析,层间矛盾突出,层系适应性不强。动用较好的有E1f31-10、E1f3~2。目前井网下水驱控制程度80.5%、水驱动用程度66.3%,井网适应性不强。(3)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类型四种,包括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井间滞留区和井控程度低形成的剩余油分布,其中以受沉积微相或注采井网而形成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为主。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层间非均质、断层和开发方式。沉积微相是影响平面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纵向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解构地下岩层岩性、物性和流体的空间变化是油气地球物理研究的目标。一直以来,地震数据的旅行时信息为油区构造解释提供了基础,而利用地震数据的振幅、频率等属性进行岩性和流体解释也在迅速发展中。如何充分挖掘地震资料潜力,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成为油气地球物理学家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近年来,叠前反演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在对具体地区的叠前反演研究中,针对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反演技术流程,优化反演参数对该区的储层
金属材料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寻求更为优越的防腐涂料从而减缓因腐蚀造成的损失具有积极的意义,石墨烯因其独特的性质,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研制石墨烯改性涂料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用两种不同的改性剂对苯二胺和十八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改性石墨烯、通过红外、XRD、SEM和EDS测试证明对苯二胺及十八胺成功接枝到石墨烯上,并且改性的石墨烯间距增大,分散
尚店油田构造位于东营凹陷西部边缘区,尚二区位于尚店油田西北部,属于普通稠油油藏。尚二区经历过天然能量开采、注水开发、热采试验,都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化学驱油体系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已有先例,故有必要进行化学驱油实验,为转变区块的开发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对于尚二区及类似区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实验,对尚二区原油样品基础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测定,评价了三种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对尚二区原
Flair录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套气测录井系统,与常规气测录井相比,具有检测范围广、数据定量化程度高且更准确的优势,但由于其出现的时间较短,且主要应用在海上油气田,对其解释方法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开展,仍停留在定性到半定量阶段,解释准确率并不高。在众多模式识别方法中支持向量机(SVM)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小样本分类算法,如何将其与Flair录井数据结合,实现Flair录井的定量化、智能化解释,提高Fla
在化工安全管理中,风险辨识与控制十分重要。某石化公司新建MTBE装置,其装置布局和工艺流程与原装置完全不同,而且工艺涉及物料包括碳四、甲醇和MTBE等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安全防控优化建议十分重要。通过对比分析行业内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安全分析方法后,采用将HAZOP分析法、保护层分析法(LOPA)和事故树分析法(FTA)相结合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分析体系,对MTBE装置
为研究桥梁悬臂施工临时支墩承受不平衡弯矩时的受力,对某连续梁桥(70+120+70)m施工临时支墩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永久支座两种计算模式下临时支墩的受力,并对临时支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验算,受力能够满足施工和规范的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苏北盆地主要复杂断裂带都处于生油次凹的周缘,油源条件好,成藏条件有利。这些区域油气藏类型多样、成藏复杂,剩余资源量大;尽管已经勘探多年,但仍有相当大的勘探潜力,仍然是勘探的重点。通过对以往处理的实际资料分析,部分三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局部复杂构造部位,地层及断面的成像精度不够,无法达到精细刻画构造细节的目的。对深度偏移成像影响因素除了覆盖次数均匀性、能量的一致性、点偏道集上残余多次波降
随着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的兴起,作为完整性评价数据收集工具的内检测技术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管道内检测是在不影响管道输送的前提下,通过使用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对管道存在缺陷的检测,并对所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评估和适用性评价,从而使缺陷管段得到及时、科学的修复。本文在调研各类内检测技术在工程中应用情况基础上,对比其中优缺点,选取可靠性高、适用性好的三轴漏磁内检测技术对宣宁线实施内检测。通过分类分析内检
本文研究了评判阴极保护是否达到效果的重要指标阴极保护电位的测量方法、不同的电位测量方法如地表参比法、近参比之间的电位关系和区别,分析了这两种方法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影响电位测量是否准确的因素,确定了电位测量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IR降,IR降是阴极保护管地电位测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给出阴极保护的管地电位测量过程中IR形成的电位等效电流图,分析了IR降产生的电化学根本原因。管地电位测量中造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