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对华态度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内战问题上,美国坚定支持蒋介石。美国的支持没有能够帮助国民党在内战中取胜,相反内战却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蒋介石集团退据台湾并继续得到美国扶持。由于意识形态对立,美国对新生的中共政权采取敌视态度,中国也把美国视为对自己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自此中美关系进入20多年的敌视状态。但是,随着国际形式风云突变,以及中美双方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考量,到尼克松执政时期,改善中美关系甚至建立双边外交关系的条件已经具备。在中美关系缓和历史上,尼克松无疑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他对华态度的转变是其改善中美关系以及改变对华政策的基础。本文以尼克松早期的对华态度为切入点,对尼克松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进一步探索尼克松转变对华态度的原因。本文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尼克松早期的政治生涯和对华态度。众所周知早期的尼克松是积极反共的,要分析他入主白宫后对华态度的转变,就很有必要和他早期的对华态度做番对比,因为早期尼克松的对华态度是具有矛盾性的,这些矛盾是后来他转变对华态度的关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尼克松对华态度的松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总统大选的失败,对在政坛上一贯十分顺利的尼克松是个不小的打击,他不得不进行反思,以求东山再起。六十年代动荡的国际局势,使尼克松不得不对中国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个时候的尼克松经过政坛的起起伏伏和长期磨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他的成熟帮助他赢得了接下来的大选,为他实施他的外交理想以及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供了机遇。第三部分分析尼克松对华态度转变的原因。要想知道尼克松对华态度的转变就必须分析其原因,本文从国际国内等方面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尼克松对华态度转变的结果,尼克松对华态度的转变使他对中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并最终敲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全文四个部分组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以历史的眼光对尼克松对华态度的转变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力图认识和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现象,总结此间的成败得失。
其他文献
起泡性、凝胶性是蛋清蛋白重要的加工特性。为了提高蛋清蛋白起泡性、凝胶性,本论文采用酶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酶法改善蛋清蛋白起泡性、凝胶性的工艺条件,并优化了蛋白粉喷雾
软岩巷道及破碎围岩巷道围岩的矿压控制和巷道支护,一直是困扰煤矿生产建设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在高应力膨胀性软岩巷道中尤为突出,围岩的有效控制也更加困难。软岩巷道围岩变
液压支架是综采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顶板及为煤炭生产工人提供作业空间,其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到煤炭的正常生产与煤炭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液压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组合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440.5±3.5)kg]相近的西门塔尔公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对照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精神成瘾行为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城市中学生共12710人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关注游客的责任感和当地的永续发展,似乎更有助于台湾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本文以位于台湾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中一个划归在玉山"国家公园"(
不当得利制度可追溯于罗马法,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罗马法中没有具体规定不当得利制度,仅仅就具体情形选择适用不当得利的原则。不当得利制度发展至今,做为债发生的原因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前、一疗程后、全程化疗后手术前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
耕地利用变化,即耕地面积变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江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份,同时也是中国耕地转移的典型区域。本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进程的明显加快,也促进了我国高校的公寓化建设,并进入了建设黄金期。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的现状下,而学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