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诗词中的故国之思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嘉莹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漂泊的一生,诗意的一生。在《迦陵诗词稿》中,她将生养自己的祖国称为“故国”,将自己的国籍所在地加拿大称之为“异国”,在“故国”与“异国”之间漂流,确立了她“漂流者”的形象。本文以叶嘉莹的诗词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诗词中的意象探讨其贯穿一生的“故国之思”书写的发端、流变与价值。从寻找宗族血缘意义上的“乡根”、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最终回归精神故乡,无论人生困境如何,她自泰然处之、诗意栖居。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部分,是对叶嘉莹研究现状的梳理。叶嘉莹集学者、教师、诗人的身份于一体,研究现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的:诗词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和诗词创作研究,从中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对论文论述的中心“故国之思”一词做出解释和界定,这是论文的首要任务和逻辑起点。其中包含:何谓“故国之思”、为什么会产生“故国之思”和“故国之思”的多重维度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北平求学任教时期,叶嘉莹经历国仇与家难的双重变故。其诗词中“尘”、“风雨”、“斜阳”等意象隐喻了战争的时代背景,“月”、“影”、“灯”一系列意象表现经历变故之后孤苦凄凉的心理状态,“秋蝶”、“小紫菊”、“蟋蟀”、“寒蝉”等意象突出了诗人对弱小生命的关怀。“国家”概念中涵盖的四要素土地、人民、主权、政府不同程度地受到外部势力的侵害,这一阶段的故国之思饱含爱国忧国的心态,是叶嘉莹诗词中家国意识的体现。第四部分是漂泊忧患时期,叶嘉莹远离故乡故土,从北平漂泊到台湾继而漂流到海外。其诗词中以“飘蓬”、“转蓬”自喻,产生了“无根的异乡人”的身份焦虑,并通过一系列国内外相异的意象如“凤凰木”、“霜”、“月”突出自己的异乡之感,其中包含了对故人和故土的思念,这一阶段的故国之思实际上是对乡邦故国的怀念,是叶嘉莹诗词中怀乡情结的体现。第五部分是回乡报国时期,饱经忧患之后叶嘉莹对“故乡”、“乡根”、“原乡”有了更加深刻的觉悟。叶嘉莹用“鲲”、“鹏”两个意象表现了自己高远的志向,用“柔蚕”这一意象寄予了儒士报国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心愿。用“荷”、“莲”等意象的高洁品质突出诗人的佛禅境界。对古代先贤的追溯,其中包含了叶嘉莹对古代先贤高洁人格的向往,对“诗骚传统”的继承,这一阶段的故国之思是叶嘉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皈依,是叶嘉莹诗词中文化情思的体现。第六部分结语,通过对其诗词中“故国之思”这一主题的梳理,阐释她终其一生所追寻的“乡根”究竟指向什么。并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其对探求人生价值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高职院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面临着认定标准模糊、资料准确性难以保证、认定程序不规范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
19世纪,俄罗斯音乐代表人物有阿利亚比耶夫、古里辽夫等人。音乐曲目改编大师格林卡又丰富了这一领域的题材表现和技巧表现方式。也正是这一时期创作者的不懈追求,带动了俄罗
资信等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志,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我国在金融领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资信评级体系.本文针对目前水利施工企
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汉。江王甫洲水利水电总公司,该公司于1993年12月经国家水利主管部门、湖北省批准组建成立,负责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的建设管理和经营
本文依据《海河流域滞洪洼淀规划》,结合恩县洼滞洪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恩县洼滞洪区实行分区滞洪的构想:控制淹没范围,降低经济损失,增加滞洪效益;搞好生态滞洪,绿化区内
跋山水库是水利部批准进行除险加固的全国第二批重点危险水库之一,本文对跋山水库砂壳现状作了深入的分析,详细阐述了水库大坝上游砂壳翻压施工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温度应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危害在近30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深入研究。理论分析和研究均已证明,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中,特别是超静定结构体系,已被认为是预
构建包括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人才和政府支持四个维度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山东省2009-2014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条件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对师资力量也有了更大的需求。院校通过公开招聘等途径补充师资力量,但这些新入职教师面临着完成角色转换、快速成长为符合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科技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藏农村科技(藏文)》期刊于2016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创刊。在正式出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