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驾驶员姿态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交通条件与交通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研究者普遍认为道路交通事故约80%以上是由驾驶员错误驾驶行为导致的,因此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及姿态进行监控与识别以及时纠正或干预驾驶员正在实施的危险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研究基于图像的驾驶员姿态识别方法,以增强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和驾驶安全预警系统的事故预防能力。首先,研究了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驾驶姿态区域检测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及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法、基于Haar特征及Adaboost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及Adaboost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驾驶姿态区域检测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其检测精度达到97.5%。其次,研究了基于全局可变形部件模型特征的驾驶员姿态识别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基于肤色特征及随机森林的识别方法、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及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Gabor特征及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和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及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全局可变形部件模型特征的驾驶员姿态识别方法优于其他四种方法,其识别精度达到92.5%。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可变形部件模型融合特征的驾驶姿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驾驶姿态核心区域定义、驾驶姿态核心区域检测、DPM(Deformable Part Model)得分模型构建和局部DPM融合特征提取,并采用RBF核支持向量机进行驾驶姿态分类;基于Kaggle图像集和SEU图像集,开展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局部可变形部件模型融合特征的驾驶姿态识别方法优于基于全局可变形部件模型特征的驾驶员姿态识别方法,其识别精度达到94.38%。
其他文献
运用坐标变换和包络原理对蜗形凸轮进行误差分析,提出了一种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为保证蜗形凸轮的加工精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为选择不工作时肩关节可变,工作时手部(简化为点S)到较大空间做三维运动的关节式机器人最佳运动方案,开发该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导出了它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式,通过实
基于深厚表土层地区混凝土井壁破裂变形预测及井壁破裂预防性信息化施工的需要,介绍混凝土井壁变形自动监测的原理、方法及监测特点,基于实测监测信息,建立某井壁混凝土变形预测
为了提高BZ19-4油田单井产量和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储层构型剖析以及水平井完井方式研究。利用地震、岩心和测录井资料,在构型模式指导下,以垂向分期为重点
<正>初中化学的教学资源绝不仅仅只是教材和教辅,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多方位开发并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将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引入化学课堂生活中有很多
深海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传统液体分布器在海洋晃动工况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要求。管式液体分布器作为一种压力型液体分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