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种国际化产业之一,也是世界上贸易额增长最快的五种产品之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其产业链条长,渗透性高,可以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由于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及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据相关资料显示,医药保健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37,明显快于居民生活水平增长的速度。  目前,关于价值链和盈利能力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并不多见。对于医药行业的研究更是匮乏。因此,研究医药制造企业的价值链与盈利能力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从现有的研究角度来看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题材。  本文从理论上初步分析影响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并结合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理论模型,基于价值链理论研究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1、中国医药市场处于快速的发展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使中国的医药市场维持快速的发展趋势。为医药制造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制造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2、作为世界医药制造企业的一部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从理论上同样包含了从新药发现到产品研发,再到生产和营销的完整价值链。但结合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可能有个别的中国医药制造类企业具备了新药发现的能力,并从利润丰厚的专利药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在讨论行业价值链及利润库的时候,新药发现的环节可以被忽略不计。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重点集中于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环节。  3、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类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不及行业平均水平。虽然医药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在不断下滑,盈利能力未能表现出进步的趋势。但同上市公司比起来,整个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反而要高于上市公司。医药行业上市企业2006年度利润率不足3%,而同期整个医药行业的利润率为7.86%。上市企业的利润率不及行业水平的一半。这显然与上市公司通常应该是行业的领先者这一常识相悖。无论是收入、净利润还是利润率,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都低于行业的整体水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上市公司的业务比较分散,许多企业除去医药业务外,还涉足物流、地产等行业,甚至有同时经营电子产业的。过于分散的业务同时又缺乏相关行业的经验可能是上市公司利润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许多上市公司的医药业务主要是生产和销售,自主研发力度不足。根据价值链理论,在整个医药行业价值链中,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利润率是比较低的,业务集中于这两个环节的企业利润率必然不高,尤其在化学药行业中表现明显。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型的医药制造企业对于研发的经费投入是国内的企业无法比拟的。  4、通过对纯制造类和扩张类上市医药制造企业的比较发现:  (1)、无论纯制造类企业,还是纯制造—扩张类企业,其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初期相比,在2006年都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导致的。虽然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都呈上升趋势,但并不足以弥补销售净利率的下降,这也表明,中国医药行业的整体行业利润率呈下降的趋势。  (2)、纯制造类和纯制造—扩张类两类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下降幅度有显著差异,纯制造类企业这两项指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纯制造—扩张类企业。由此可见,医药制造企业实施价值链上的业务扩张可以延缓其利润率的下降,企业价值链扩张对企业的绩效有正向的积极作用。  (3)、纯制造类和纯制造—扩张类两类企业权益乘数与上市初期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企业越来越重视债权融资,倾向于借助财务杠杆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但这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企业在业务扩张范围的原则上,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地进行价值链扩张,将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而并不是盲目的试图覆盖整个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追求所谓的“协同效应”或“规模效应”。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应当优先考虑向研发方面进行扩张。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医药制造企业来说,影响盈利能力最核心的因素还是研发能力,新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其次才应当考虑营销。  5、在医药制造业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是负的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销售净利率与销售费用率依然显著的正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来说,短期内由于研发能力的薄弱,为了能够改善企业的盈利水平,最重要的是增强医药制造业企业的营销能力。可见对于医药制造业企业来说,营销环节是医药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流动资产的流动速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实证分析中已经多次证明流动资产周转率对改变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而经营杠杆系数代表的经营风险负的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醒企业要时刻注意经营风险指标,在研发能力方面,近年来因为GMP认证的影响,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是负的影响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因为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为了获取GMP认证,将大部分资本投入到土地、厂房等资产中,削弱了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GMP认证短期内削弱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  6、基于以上研究,对中国医药制造类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积极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企业必须不断研发和推广具有特色的新药,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的地位,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应当沿着仿制—抢仿—仿创—独创的路径,迅速或跨越式的提升自己研发能力。本文的结论显示研发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必须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对医药制造类企业的支持和引导,通过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研发水平来提高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增强营销能力,培养知名品牌和特色产品。目前医药行业的现状是“一小二多三低”,“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据统计,目前中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国家500强大型企业中医药企业只有25家。“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其中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雷同现象普遍。“三低”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在这样一种行业状况下,企业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必须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同时强大的营销能力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洞察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研发的方向,减少研发风险,迅速帮助企业推广新药和消化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合理安排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力,加快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有效改善医药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适当控制企业的资产规模,改善管理层结构及资产负债结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次对医药制造企业的价值链与盈利能力进行了数据收集及实证分析。在分析了价值链定位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之后,建立了基于价值链的医药制造类企业盈利能力理论模型。目前国内的文献中,医药行业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割裂的。或专注于医药技术本身,或专注于盈利能力,而就医药制造企业进行分析的文献非常罕见,对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  2、在对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后,通过整理归纳,得到了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形象的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他文献
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相比,钢结构具备强度大、质量轻、延塑性强优势,而且施工装配化水平较高,成本较低,可以获得较高建筑建设效益.因此,钢结构设计在厂房结构设计中有着极为
学位
一个品牌的崛起,需要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认知.然而,一个好的认知,同样需要一套科学的商业模式.如果一个品牌,只有认知没有模式,无法打造成真正的大品牌.好认知,可以让品牌实现
期刊
尽管投资者信任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中的热门话题,但投资者信任极少成为规范化研究的对象。投资者信任对资本市场发展真有促进作用吗?如果有,支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投资者信任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成长.现阶段的房屋设计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要求,除了要保证建筑房屋的立体造型,还要保障其使用功能.近年来出现的退台式建筑就很好
目前政府大力扶持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智能家居为切入点,剖析父母、子女关于智能家居养老的需求及接受程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成熟,依靠BIM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业主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本文以业主方的角度,在对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IM的业主方项目管理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已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农产品推广打开了崭新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也给农产品推广带来了挑战.要打破传统推广方式,通过互联网的推广渠道
学位
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和对品牌的研究浩如烟海,但是针对中小企业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品牌策略的研究却鲜少见到。本文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小企业的代表、隐形冠军“谭木匠”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