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公共服务系统,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各级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的状况下,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本篇论文以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结合全国项目运作情况,从积极和消极效应两方面予以客观评价,提出完善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PPP模式提供借鉴。 全文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对PPP模式的研究成果,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阐释涉及的PPP、基础设施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介绍PPP模式应用于莱芜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项目的基本情况、PPP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对PPP模式实施过程的评价。 第四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分析。对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在制度建设、实际运作、部门职责、履约执行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评价,尽管PPP模式在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仍是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应当提出完善对策助推PPP模式发展。 第五部分,完善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项目运作、明确部门职责、增强专业化水平、增强履约意识、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建议。 结语。总结结论:基础社会建设领域应用PPP模式具备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尽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从整体看,仍是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提出完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PPP项目进展。提出展望:当前PPP模式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PPP项目将越来越多,PPP模式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