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锐小说的孤独书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锐一直以“本土中国”的深入思考而受到评论界的普遍关注。“本土中国”构筑了李锐小说的话语世界及其独特风格;而在另一个方面,李锐由“本土中国”的书写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了人的存在状况,因而写出了人的生存困境和孤独意识。孤独作为一种生存无奈,一直萦绕于作家的内在心灵和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生存绝望和生命之“轻”由“孤独”力透纸背地展现出来。孤独对于李锐的创作来说,既是一种疼痛,又是一种深度。李锐一直以严肃的态度进行创作,始终以“拒绝合唱”的姿态独立于主流话语之外,与文坛上各种潮流保持着距离。他以深入的生命思考和人生体验来书写人类的生存困境,作家书写的孤独是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不懈质疑和追问的产物。从《厚土》到新近的《人间》、《张马丁的第八天》,孤独意识贯穿其小说的始终。全文除了引言与结语以外,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拒绝合唱:李锐小说孤独话语的主体生成。“思潮之外”主要说明李锐始终追寻着创作上的独特性;“情何以堪”主要展示由优越而坠入生命困顿的内在情感;“‘遮蔽’之思”揭示了李锐对启蒙问题及建立汉语主体性的深层思考。第二部分,叩问生命:主要是梳理李锐创作中的孤独的生命存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信仰迷失的孤独,身份焦虑的孤独,以及命运无奈的孤独,从这三类形象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李锐对生命、历史、命运、社会等的追问和反思。第三部分,警惕诗意:李锐拒绝诗意化地理解历史。在李锐看来,生命的唯一性就是承受价值“虚空”的焦虑:生命困境、历史迷雾、主体迷茫的无法超越,天地悠悠,人事茫茫,承受就成为“一个人自己心灵深处的不可抗拒的召唤”和生命的选择。李锐对人物命运的书写始终是悲剧性的甚至是绝望的,作家用生命之“轻”书写生存之重,不断证明他对人类命运的断言:“等着人类的总是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苦无援的处境”,“人类永远处在悠远而孤独的命运中”。①因此,李锐对孤独的书写不是对现实的敏感而简单的反应,而是一种对存在的深刻洞察和无尽隐忧。当我们由孤独进入李锐的小说创作时,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李锐关于写作是“灵魂的歌哭”的深刻含义。
其他文献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6kDa靶抗原(ESAT-6)是从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培养滤液蛋白中分离出的一种小分子量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ESAT-6蛋白由结核分枝杆菌RD1区(
仿生设计以仿生学为基础,以自然界中生物的外型、结构、颜色、功能等为研究对象,从而为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创意思路和系统架构。其设计形式新颖具有怡人性、亲和力,在各个
儿童在家庭及社会地位特殊并且重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长对于儿童各种方面投资加大,儿童产品需求量和市场份额也在扩增。当前,家长在购买儿童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本身质量和功
党建工作在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能够员工的思想水平,党建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而随着市场经
距离国内最近一次的昆明PX事件又近一年,文章回望历次PX事件的舆论形成与演变,勾勒其间的共性和发展趋势,并就此提出政府应对类似事件策略的构想。
光伏功率预测可以有效的避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等缺点对电网的冲击,因此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发电量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光伏功率预测
<正>2008年10月,旅加作曲家黄安伦的钢琴曲集《黄安伦钢琴作品新编》正式出版。这本曲谱汇集了黄安伦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创作的11首钢琴作品,展现了作曲家多年走过的钢琴创作
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背景、基础和作用以及美国和同处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印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现状,对于建立中国存
文章根据开关电源的具体要求,在阐述基于TOP-Switch系列芯片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电动塞拉门控制系统的小功率多路输出DC/DC开关电
交互式包装设计是集可用性工程、心理学、行为设计、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印刷工艺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设计学科,与传统的包装设计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在于关注用户与包装之间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