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染作为传统手工艺术的一个重要角色,其所具有质朴的美感、淡泊的气息、隽永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弥补了当下人文艺术的缺失,由此也启发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充斥着郁闷、烦躁等负面情绪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从传统的元素中寻找精神寄托。扎染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当前的发展现状也十分令人担忧的——品质低劣、毫无新意、情感缺失充斥着我们的耳目,因此对于扎染艺术的传承研究具有理论及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扎染艺术历史发展脉络的追溯,人文精神的挖掘,传承意义的阐述以及扎染画的创作实践,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扎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希冀通过扎染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质朴的人文语言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喧嚣的传统文化丛林注入一丝清新。本文研究过程中将综合运用理论整合,现象分析,实地考察和实践应用等方法,对本课题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扎染艺术的发展溯源。阐述了扎染艺术的概念和缘起,根据所收集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理顺了扎染的图案、色彩以及工艺的历史演变,为后文做良好的铺垫。第二部分,人文精神在扎染艺术中的体现。首先解释人文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并把人文精神归结为真、善、美,然后详细阐述真——合客观性、善——合目的性、美——合真合善的主客高度统一在扎染艺术中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扎染艺术的传承意义与方法研究。首先结合当前我国扎染艺术令人担忧的发展现状和笔者大理周城实地考察分析扎染的传承意义,然后从图案、色彩、工艺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的设计传承方法。第四部分,扎染艺术的创作实践。以扎染画的创作实践为载体、论文理论为依据、敦煌千佛像为题材,详细交代创作形成思路、灵感来源和具体过程,并阐述创作成品的外在美感表现和内在人文精神的体现,阐释千佛题材与扎染艺术相结合的创作形式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最后总结概述,由此得出,在扎染艺术发展前景灰暗的情况下,创作出质朴、宁静、淡泊和富含人文内涵的扎染作品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通过对扎染理论及实践的重建和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扎染凭借自身独特的工艺特点、文化魅力一定会重新绽放其艺术生机,为当代设计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设计师承前启后,以期创作出更多的更优秀的扎染作品,扎染不能在这一代留下空白,传承及弘扬传统艺术精髓是每一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