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乃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代表作,也是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废奴文学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黑奴的苦难生活及为争取自由不懈奋斗的历程,愤怒地揭发和控诉了奴隶制的罪恶。弗莱认为,就西方文学传统而言,两大文学体系构成了原型的本源,即古希腊神话和希伯来人的《圣经》。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立足于人类原始经验,在整体上把握西方文学类型的共性及历时态的演变规律,借助作品中抽象出来的原型,切入人类历史文化沉淀中最本质、最原始同时也最真挚、最动人的精神之根,从而帮助抓住文学的本质。原型批评能够将文学、神话、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包含在内,借助特定的文化语境,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原型,有助于我们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本文采用原型批评理论,首先对斯托夫人所处时代的奴隶制度及基督教对她的重大影响做了全面的介绍。接着,从圣经原型批评的角度出发,试图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各类人物形象如汤姆叔叔、小伊娃以及分析故事情节的圣经原型,同时也分析了爱和罪恶的圣经原型主题,以揭示这部小说中的丰富的宗教内涵。运用圣经原型分析可以深入探讨斯托夫人解决奴隶制度的方案及现代曲解这部小说的位置所在,从而更好的分析为何这部小说既令人喜爱又引起争议。在斯托夫人看来,唯有基督爱的力量才能最后消除奴隶制度和压迫。斯托夫人想通过爱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的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性,但是就社会改革而言,只通过改变人心以此来拯救整个社会的观点过于保守。把小说中基督的爱误解为宗教伪装,这是由于没有理解这部小说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考虑到当时的人们的意识形态,这部小仍然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尽管这部小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以爱为主题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希望这篇论文对中国读者更好欣赏这部经典著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