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及纳博科夫小说的人学意识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实验主义小说家。 他的代表作《洛丽塔》已进入现代文学经典之列,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这部小说奇异而诡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叙述方式,打破了现存的价值理念,打破了理性世界的逻辑和秩序。纳博科夫颠覆了以往的小说创作美学原则,他的文学世界,消解了传统理论性质的价值取向,汇入以审丑学为人本关怀的现代主义潮流。 本文将以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探讨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显现的人学意识,触摸他笔下的人学内涵,发现他建立在人学意义上的精神模本,即人本意识及其结构。 本文从文本精神结构,人物的精神结构,小说修辞选择显现的精神结构三大方面,绘出了纳博科大小说的人学内涵。
其他文献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文化间的碰撞中逐步显现出一些文化共性,同时一些影响文化交流的障碍也昭然跃出。隐私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在中西文化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共发表了各类作品350余部(篇),涉及范围广泛,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小说、散文、传记、书信、诗歌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