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地球生物灭绝事件。其后的早三叠世见证了漫长且曲折的生态复苏过程,环境和气候条件持续波动,并伴随着若干次次级灭绝事件的发生,生态系统在大灭绝之后约800万年的中三叠世安尼期才得以完全复苏。为了厘清二叠纪末大灭绝和早三叠世生态复苏的过程、速率、时限以及进行全球范围内生物环境事件的精确对比,高精度的生物地层时间框架是必不可少的。牙形石在大灭绝中没有发生显著的多样性损失。保存完好、演化快速和分布广泛的这些优点,使得牙形石在三叠纪生物地层研究中成为最重要的古生物门类之一。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及其化石带的建立能够提供可供全球海相地层进行精确对比的时间框架。同时,由于这些优点,牙形石在定义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位于南特提斯的巴基斯坦盐岭地区是国际下三叠统生物地层和环境事件研究的经典地区,但该地区牙形石资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缺少更新;位于特提斯洋西岸的亚美尼亚地区出露了一系列上二叠-下三叠统剖面,为特提斯地区及全球海相地层和环境事件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支点,但该地区目前缺少牙形石生物地层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选择上述地区的多个剖面开展系统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工作,并辅以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在研究剖面建立了高精度的牙形石化石带序列和碳同位素曲线,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地层划分对比精度。同时,本文探讨了研究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和史密斯亚阶-司帕斯亚阶界线的划分,并将其与华南煤山GSSP剖面和全球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GSSP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剖面、印度Spiti地区Mud剖面)进行对比,为这些重要年代地层界线的定义提供了详实的古生物化石和同位素证据。在获得的大量牙形石标本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格里斯巴赫-迪纳尔转折期牙形石的个体发育和演化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巴基斯坦Zaluch剖面厘定了早三叠世的牙形石生物地层格架,并对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地层演变做了系统研究。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共识别出牙形石P1分子19属67种(包含13新种),建立了下三叠统的牙形石带共12个。自下而上依次为Hindeodus parvus带、Isarcicella lobata带、Is.isarcica带、Neoclarkina krystyni带、Sweetospathodus kummeli带、Neospathodus dieneri-Ns.cristagalli组合带、Novispathodus waageni eowaageni带、Nv.posterolongatus带、Foliella-Smithodus组合带、Ns.spitiensis带、Nv.pingdingshanensis带和Triassospathodus homeri带。碳同位素地层学识别出了一系列δ13C的正偏移或负偏移,可用作全球对比。以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将Zaluch剖面的PTB置于Mianwali组之底;以牙形石Novispathodus waageni eowaageni的首现将IOB置于Mianwali组底部以上11.45 m处(Ceratite Marls亚段中部);以牙形石Novi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的首现将SSB置于Mianwali组底部以上34.75 m处(双壳层之底)。(2)在巴基斯坦Nammal剖面展开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研究。牙形石生物地层共识别出牙形石P1分子8属22种(含7新种),建立了下三叠统的牙形石带共8个。自下而上依次为H.typicalis带、Nc.krystyni带、Nc.discreta带、Sw.kummeli带、Scythogondolella narmiaensis带、Ns.dieneri带、Ns.cristagalli带和Nv.w.eowaageni带。以牙形石Nv.w.eowaageni的首现将该剖面的IOB置于Ceratite Marls亚段中部,该层位同时在有机碳同位素正偏移的P2峰值附近。该剖面首次建立的Sc.narmiaensis带可有效提高Dienerian的地层划分精度,并可与盐岭地区Narmia剖面和加拿大北极地区同层位的牙形石相对比。(3)在巴基斯坦Narmia剖面识别了牙形石P1分子6属28种(含5新种),建立了下三叠统的牙形石带共7个。自下而上依次为H.postparvus带、Nc.krystyni带、Sw.kummeli带、Sc.narmiaensis带、Ns.dieneri带、Ns.cristagalli带和Ns.pakistanensis带。其中的Sc.narmiaensis为本剖面上首次建立的新种,相应化石带可有效提高Dienerian的地层划分精度。(4)在亚美尼亚Chanakhchi剖面Akhura组和Karabaglyar组识别出牙形石P1分子5属20种,建立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牙形石带共8个。自下而上分别为Clarkina yini带、C.abadehensis带、H.praeparvus带、H.parvus带、Is.staeschei带、H.postparvus带、H.sosioensis带和Ns.dieneri带。以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将该剖面的PTB置于Karabaglyar组底部以上1.3 m处。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呈现与煤山剖面的高度一致性,也是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良好辅助指标。(5)在亚美尼亚Vedi剖面Akhura组和Karabaglyar组识别出牙形石P1分子3属22种,建立起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牙形石带共7个。自下而上分别为C.bachmanni带、C.nodosa带、C.yini带、C.meishanensis带、H.praeparvus带、Is.isarcica带和H.postparvus带。该剖面H.parvus出现层位较高,Karabaglyar组底部牙形石产出稀少,因而PTB界线暂时未定。无机碳同位素在Is.isarcica带内发生显著负偏移,可与煤山剖面相对应。(6)在亚美尼亚OgbinⅡ剖面Karabaglyar组识别出牙形石P1分子1属1种(Ns.dieneri),指示该剖面其时代大部分为Dienerian。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在剖面上部达到正偏移峰值,可能对应早三叠世碳同位素的P2峰值,指示该剖面最高层位或已达Smithian。(7)通过本研究取得的对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牙形石动物群面貌和碳同位素曲线变化的认识,研究区所建立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可与浙江煤山、安徽巢湖以及印度Spiti地区Mud等经典剖面进行较好的对比,能有效提升研究区地层划分和对比精度,为研究该时期牙形石的分异演化提供良好素材。在丰富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化石资料的同时,为P-T重大地质突变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提供精确的时间格架。(8)依据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下三叠统获得的大量牙形石化石材料,重建并详细描述了Dienerian重要的化石带分子Sw.kummeli、Ns.dieneri、Ns.cristagalli和Ns.pakistanensis的个体发育序列,其中随着个体生长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形态特征变化是分子中侧部齿台凸缘的增宽。对Griesbachian几种齿台形分子的个体发育也做了简要描述。个体发育序列的建立澄清了一些长期争议的分类学问题,合并了一些同义名,明确了分类标准。通过系统发生分析,建立了这些属种的演化谱系,识别了一些重要的演化趋势。对这些属种齿台发育的定量比较揭示了复杂的异时发育模式。牙形石齿台在晚Griesbachian至Dienerian的消退可能反映了古环境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他文献
地震勘探是油气藏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手段。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程度的逐步深入,勘探的目标逐渐转向深层、隐蔽、复杂和非常规油气藏,为获取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带来重大的挑战。由于复杂地质环境和采集条件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出现非规则或稀疏分布,且受到随机噪声的干扰,影响地下构造成像与资料解释。因此,对地震数据进行缺失道插值和噪声压制,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在地震数据处理领域具有
学位
报纸
为研究双速比齿轮箱在拖网渔船上应用的节能性,针对某48m拖网渔船的推进系统,开展基于自航工况的双速比齿轮箱理论设计与实船机械安装,并分别完成了双速比齿轮箱安装前后的实船试验。通过采集回油流量、进油流量、主机转速、航速等数据以及柴油机的推进特性曲线,分析了其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航速相同的条件下,自航工况下应用双速比齿轮箱的主机油耗较应用单减速比齿轮箱的油耗减少了14%,而整个航次的节油效果约为4.
期刊
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对外依存度高,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关系,深部地质资源的勘查开发成为必然。但深部地层环境复杂,常会面临敏感性页岩地层、松散破碎地层等不稳定地层,加上高温、高地应力、异常地层压力构成的复杂地质力学环境,易导致井壁失稳,引发钻孔坍塌、井漏、井喷、卡钻事故,大大降低钻进效率,增加钻进成本。实现安全高效的钻进需要建立井壁稳定
学位
为了保障我国资源能源供给,扩展地质找矿新领域,推动地质钻探科技创新是关键。面对复杂地质环境,钻进轨迹优化对于实现高效、安全钻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复杂地质钻进过程,考虑地层特征与钻进轨迹几何特征,面向地质钻进轨迹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非线性约束与参数不确定性,设计钻进轨迹优化方案,分别从考虑井壁稳定性、实钻轨迹不确定性和多目标多约束三个方面研究轨迹优化模型与多目标进化算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
学位
大洋通道是连接不同的大洋盆地或大洋盆地与边缘海盆地之间的狭窄通道,在地质学、海洋学、气候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今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直布罗陀大洋通道作为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水体交换的唯一通道,直接控制了两侧盆地的洋流与深水沉积体系的发育演化。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数据、IODP/ODP/DSDP钻孔资料、沉积物测试资料,本文系统研究了直布罗陀大洋通道两侧深水沉积体系发育演化特征,分析了其发育演化
学位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能源潜力,能高效、安全的储运天然气而引起全世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合理的添加表面活性剂能有效的提升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速率,有助于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尽管如此,关于表面活性剂促进水合物形成内在机理却始终没有完全弄清楚。明确其机理,有助于新型高效的天然气水合物促进剂研发,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以及石油工业中深海油气的安全运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定量拉
学位
原生高砷地下水引起的健康灾难是世界性的环境地质问题,其造成的地方性砷中毒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砷甲基化过程作为地下水系统中砷的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将毒性更高的无机砷转化为毒性低的甲基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砷的环境风险从而减轻对人体的毒害,有望成为调控地下水砷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砷的生物甲基化过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目前对湿地和水稻田系统中的砷甲基化过程的研究较多。通常认为微生物是砷甲基化过程的
学位
页岩油气等非常规资源目前被视为常规油气资源不断枯竭情况下必不可少的资源。要准确确定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潜力,需要深入了解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分布。而页岩(烃源岩)的油气资源潜力很大部分取决于总有机碳TOC含量。对有机质最常用的有机地球化学检测方法是岩石热解技术(Rock-Eval)。在本项研究中,利用这项技术对坦桑尼亚东南部曼达瓦盆地的三叠纪-侏罗纪Mihambia,Nondwa和Mbuo三套
学位
土壤被认为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最主要的储存库。进入土壤中的PAHs经过老化后,会形成不同的赋存状态。现有研究采用连续萃取方法将土壤中PAHs的赋存状态划分为生物可及态(也称可脱附态,主要采用非耗竭式的提取方法进行测定)、稳定吸附态(也称有机溶剂提取态,主要采用耗竭式溶剂萃取方法进行测定)和不可萃取态(也称结合态,主要指代耗竭式溶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