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周炎是人类口腔的重要疾病,在我国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它是一种以牙周微生物为始动因子、宿主免疫防御反应参与的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厌氧菌,是目前公认的牙周炎可疑致病菌,但其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牙龈上皮细胞(gingival epithelialcell,GEC)位于粘膜表面,是各种致病菌首先接触的细胞类型。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牙周炎病因学研究的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MMPs)能直接参与牙周组织的破坏降解,在牙周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某些MMPs正相关。此外,牙周炎发生时,在可能参与牙槽骨破坏吸收的多种细胞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F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等起了关键作用。它们不仅直接导致牙周组织破坏,还进一步影响宿主的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因此,本实验通过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龈上皮细胞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变化,同时研究TNF-α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调节,用以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为阐述牙龈上皮细胞在局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提供证据,同时为牙周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细菌培养:将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33277株接种于含有酵母浸出物的培养基中,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48h后达到对数期备用。2、细胞培养:取实验室冻存的第3代牙龈上皮细胞进行复苏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置37℃CCO2孵箱中培养。取7-10代牙龈上皮细胞,分别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将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龈上皮细胞按100:1的比例接种于上述培养液中。3、细胞因子检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前、接种后1h、3h、6h、12h、24h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IL-8、IL-1β的表达水平,同时提取培养液中牙龈上皮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菌接种前、接种后1h、3h、6h、12h、24h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4、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前后牙龈上皮细胞表达MMP-2、MMP-3、MMP-7、MMP-9的水平变化。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MP-2、MMP-3、MMP-7、MMP-9的mRNA水平变化情况。5、TNF-α上调MMP-2和MMP-9表达检测:取三种不同浓度的TNF-α作用于牙龈上皮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加入前、加入后牙龈上皮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使用抗TNF-α中和性抗体处理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过的牙龈上皮细胞后,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1、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TNF-α、IL-6、IL-8、IL-1β的影响ELISA结果:未经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上清液中未检测出TNF-α、IL-6、IL-8、IL-1β;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1、3、6、12及24小时,细胞上清液中检测出TNF-α,分别为11.2±1.7pg/ml、26.7±6.4pg/ml、45.2±11.3pg/ml、82.6±16.4pg/ml和128.3±21.3pg/ml;IL-1β分别为14.6±2.3pg/ml、31.4±7.9pg/ml、50.5±9.8pg/ml、72.4±14.7pg/ml和92.6±16.8pg/ml;IL-6分别为3.4±0.4pg/ml、8.3±1.1pg/ml、12.6±1.3pg/ml、23.2±3.3pg/ml和35.3±5.7pg/ml;IL-8分别为5.7±0.6pg/ml、9.4±1.3pg/ml、22.4±2.8pg/ml、34.7±4.2pg/ml和52.3±5.3pg/ml。检测以上细胞因子浓度均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加(P<0.01)。RT-PCR结果:未经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中未检测出TNF-αmRNA、IL-6mRNA、IL-8mRNA、IL-1βmRNA表达;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均检测到上述细胞因子mRNA表达,其中TNF-αmRNA、IL-1βmRNA于感染后6小时表达最为显著,IL-6mRNA、IL-8mRNA于感染后12小时表达最为显著。2、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MMP-2、MMP-3、MMP-7、MMP-9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未被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存在MMP-2、MMP-9较弱表达;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内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其中MMP-2于感染6小时后增加最为显著,MMP-9于感染12小时后增加最为显著。未被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及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内均未检测出MMP-3和MMP-7蛋白表达。Real-timePCR结果:未被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内存在较低含量的MMP-2mRNA和MMP-9mRNA;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内MMP-2mRNA含量显著增加(P<0.01),分别为未感染细胞的1.4、4.5、8.7、8.4和4.9倍,其中感染6小时后增加最为显著。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内MMP-9 mRNA含量也显著增加(P<0.01),分别为未感染细胞的2.3、6.6、10.8、12.5和7.2倍,其中感染12小时后增加最为显著;未被感染的牙龈上皮细胞及经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后的牙龈上皮细胞内均未检测出MMP-3和MMP-7mRNA表达。3、TNF-α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MMP-2、MMP-9的调节作用Real TimePCR结果:牙龈上皮细胞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均出现TNF-α剂量依赖性上调(P<0.01),TNF-α浓度为10ng/ml时表达最多;同时结果显示,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在TNF-α作用3小时后增加最为显著;在10ng/ml TNF-α作用3小时后,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20.8倍和36.7倍。经抗TNF-α抗体处理后,各时间段MMP-2 mRNA和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1、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于牙龈上皮细胞后能显著增强TNF-α、IL-1β、IL-6、IL-8的表达。2、牙龈卟啉单胞菌作用于牙龈上皮细胞后能显著增强MMP-2、MMP-9的表达,但对MMP-3、MMP-7的表达影响不大。3、TNF-α可显著提高牙龈上皮细胞表达MMP-2、MMP-9。
其他文献
牙周组织缺损性再生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药物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性再生的研究也比较少。在本课题组“辛伐他汀抑制拔牙后剩余牙槽嵴吸收”前期研究
牙齿在受到外界严重的损伤刺激后,牙髓腔周围的成牙本质细胞死亡,牙髓细胞中的干细胞/祖细胞就会迁移到损伤部位,分化形成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细胞基质,形成修复性牙本
根据精准农业变量投入的技术要求,研制成功国产变量施肥播种机。该播种机由变量控制器控制机械式无级变速器,根据GPS的位置信号,完成处方图设计的播种施肥作业。通过对播种机的
简单多边形的三角剖分,在计算机图形学及地学问题三维重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根据简单多边形的定义和三角剖分原则,提出了一种简单多边形三角剖分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判
配血不合在临床输血中经常出现,其原因较多。近日我们发现一例再次输血时患者血与部分供血者配血不合,同时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通过直抗、谱细胞鉴定、吸收放散和抗体效价等试验
异位妊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本病严重性认识的提高,阴道超声及快速敏感的β-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20006~2009年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70例,将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及保守性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年龄18~40岁,平均30.1岁。高发年龄23~34岁者70%,其中未破裂或流产型46例(27.1%)。给予保守治疗,
牙种植体目前已经作为一种常规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广为开展,但因为传统光滑纯钛种植体存在骨结合力(率)低、愈合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种植体的进一步推广使用,许多学者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金瓷修复体存在色彩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不足,全瓷修复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陶瓷的脆性大大限制了全瓷材料的应用。部分稳定氧化锆具有独特的应力诱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量研究已证实OLP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 研究表明CD4
目的研究一清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82例寻常痤疮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口服一清胶囊,1g/次,3次/d,同时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