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与整合数字化背景(前景)下的建筑及其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试图对数字化背景下建筑及其设计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分化与整合,正是其现状与走向的两大特征.全文以对数字化背景的综述为起点,分化与整合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而构成建筑及其设计的三个主要方面,则成为相互支撑的三个切入点.全文籍此以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展开,进行相对平行而又互为关联的论述. 上篇从设计对象的角度讨论了数字化背景下建筑及其空间在形式上的分化现状与内容上的整合趋势.论文首先论述了建筑空间在构成与形态上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建筑性质特征及内涵的变化,进而指出建筑设计对象的概念性转换.接下来具体讨论两个问题:传统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建筑的数字化),以及区别于传统物质空间的虚拟建筑(数字化空间);同时还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质及其影响.最后这一部分还对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几个前沿性应用进行了介绍. 中篇从设计者的角度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建筑师业务工作的影响,指出设计者个体分工的不断细化背后所潜藏的群体合作及角色整合走向.论文先以历史沿革为序,回溯了建筑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演变过程,接着具体介绍了当前建筑师业务的数字化变迁.然后从设计者与其受众之间的关系出发,对信息时代设计参与中的若干趋向进行了讨论. 下篇从设计思维与表现的角度阐释了整合的数字化中介将会给建筑设计工作带来的实质性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设计与表现的整合.这一部分首先讨论了设计思维由传统的图示方式向数字化设计方式的迁移.通过对设计表现系统的总结性对比和剖析,论文试图说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设计表现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最后还分别探讨了建筑设计与表现在数字化时代的若干新思路.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分四个层次:首先明确城市特色资源的内涵,认为城市特色资源应该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才资源三类,并对不同类型资源对城市特色的影响进行深入阐述.其次进行城市
在西安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地域性理念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重视。在以传统意象和地域表达为主流特征的建筑创作中,一系列具有传统建筑意向的“新唐风”建筑作
本文从建筑师的观点出发,对现阶段建筑师在从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具有怎样的室内观进行了论述.首先就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这二者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是
中国将在21世纪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亟待系统且合理的城市理论予以指导和把握。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世纪潮流的反应和表现,将主流和边缘的概
学位
该研究以探寻文化与三峡地区民居建筑形态与形制之间关系为目的,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依据,首先探讨了三峡地区传统民居同三峡地域文化的关系,并运用现代建筑领域符号学、现象
该文即以中小城市的总体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论文从对问题的分析入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中小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对具有可持续思想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
从特定的地域、气候、人种、习俗、文化等因素的交汇点上,来考察色彩呈现的形象,就不难发现色彩由于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而产生不同的组合方式。在这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共造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关心已从注重住宅内部空间转向注重社区环境。然而调查发现,住区环境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不仅许多建成的普通住区,就是部分在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人文特色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体现?体现的结果有无相应的参照标准?《北京宪章》明文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现实对历史保护与城市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