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DN)与小肝癌(SHCC)声学造影增强特征,并行定量参数对比研究,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4例肝硬化合并占位及小结节病灶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存储造影动态图像,最终确诊18例20个病灶为小肝癌,16例18个病灶为增生结节,观察两类病灶增强显示的时相、类型及模式,并应用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绘制病灶声学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伽马拟合曲线,所获的定量参数有:开始增强时间、达峰值强度的时间、灌注峰值、曲线尖度及曲线下面积,总结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血流灌注特征及其差别。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随访所证实。结果:①常规超声诊断肝硬化结节样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0%、50.0%、55.3%,超声造影分别为100.0%、83.3.0%、92.0%(P<0.05)。②肝硬化SHCC造影后以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等或低增强,延迟相低增强较多见;肝硬化DN造影后增强表现多样化,以三期等增强最多见。肝硬化DN与SHCC各时相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肝硬化DN与SHCC多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较少见(P>0.05)。④本组病例中,SHCC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1灶为快进慢退型,9灶为快进快退型;DN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灶为中晚期增强型,3灶为早期延迟增强型,14灶为同步增强型。⑤肝硬化SHCC较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始增、达峰快,灌注峰值高,曲线尖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DN与同深度肝硬化组织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DN相比,肝硬化SHCC始增、达峰时间短,曲线尖度大,峰值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