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金融脱媒加剧、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曾经以对公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经营模式难以延续,急需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零售业务具有客户众多、风险分散、抗周期性强、发展前景广、创利空间大等特点。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开启零售业务转型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抵御对公业务风险,也是利润下滑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意识到零售业务的重要性,研究商业银行零售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至关重要。平安银行于2012年与深圳发展银行合并一跃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前期主要以对公业务为主。随着对公风险显现,于2016年底提出零售业务转型,充分利用平安集团的优势,在“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战略的带动下,致力于打造“智能化零售银行”。目前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58%,净利润占比为69.1%,零售业务已成为平安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本文选取平安银行进行研究考虑到其零售业务转型开启时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线上业务办理已经成为银行主要零售渠道,其转型具有时代特征。基于此深入探究其转型的成效,分析其转型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平安银行继续推进零售业务转型提供些许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平安银行的基本情况,以及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背景和转型路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重点分析了平安银行零售转型的成效,从自身转型前后对比以及同业对比两个角度探究其转型成效。首先通过平安银行自身转型前后指标对比分析其零售转型成效:一是零售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二是零售获客能力显著提升;三是零售营收、净利润增加推动银行盈利能力增强;四是业务结构优化促进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五是金融科技助力零售营运能力提高及成本降低;六是零售业务发展能力稳步增强。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转型成效绩效评价模型,分析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期间绩效水平的变化,以求通过同业对比进一步分析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后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绩效排名由第9名上升至第3名,转型成效显著,平安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但风险管理能力与资产运用效率较差。最后本文总结了平安银行零售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的经验,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深入探究了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负债端成本较高、零售客户质量较差。最后针对平安银行零售发展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一是优化零售资产配置以求防范信贷风险;二是全面提升银行零售业务风控;三是聚焦零售负债端成本控制;四是注重零售客户提质。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由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第一个资产证券化产品在美国诞生。由此,拉开了资产支持证券不断发展的序幕。这类创新型金融产品一出现,便受到美国投资者的青睐。随后,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规模逐步扩大、基础资产种类更加丰富、结构设计不断改进,定价机制也越发健全。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制度环境和技术都相对成熟,在金融市场上占有极大地市场份额。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依托“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种发展方式不仅效率低并且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因此,如何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大议题。2018年以来,国家政府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为了衡量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本文将环境因素引入技术创新中,
近几年来,深度学习发展迅速,并逐渐步入大家的视线中,作为代表有AlphaGo等人工智能系统。同时,随着外国的量化投资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而国内的量化投资行业的发展速度却缓慢了不少。若从其本质和特点来说,所谓量化投资就是通过对建模对金融产品进行预测和分析,通常关注点为价格和走向,这与深度学习的目的殊途同归,因此我们可以将量化投资和深度学习相结合,发挥两者共同的优势,将深度学习融入
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源头在企业,企业对于环境问题有重要责任。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在经历了早期的强制环境管制和基于市场的污染减排工具后,目前已进入环境信息披露阶段。环境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环境信息自发地公布出来,可以降低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投资那些环境绩效好、能够承担更多环境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促进企业实现自我环境规制的重要方式。很多学者在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方面做了一定
公司的投资效率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情况并存。如何提升投资效率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话题,除了要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外部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计质量作为外部监管的一个方面,通过缓解外部信息使用者与公司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发挥监督职能来提升投资效率,改善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同时中注协发布了质量管理相关准则修订文本征求意见稿,佐证了审计质量作为资本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稳定的“压舱石”。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十三五”规划指出,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向。因此,采用纳入资源与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代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城镇居民的就业率持续上升,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大中小型企业的效益以及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式步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当前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中国的经济不仅在增长的速度和增长结构的各个方面都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且增长的动力引擎随着创新驱动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当前迈入小康社会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商
当前是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和攻坚期,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投资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向前发展的“助推器”。然而现实情况是,企业投资效率低下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发展的“绊脚石”,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也引起更多瞩目,学术界围绕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根据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的经营行为受其战略的影响,任何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都离不开战略的有力支撑。现有研究表明企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往来遇见紧密而越发明显。当国外的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发生波动时,这种波动便会通过货币、贸易、资本等不同方式传递到中国。尤其在党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逐年提升,在国际经济中的角色伴随着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而显得更为重要,影响更加显著。在这个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输入型膨胀传
“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是指上市公司与PE机构联手共同出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主要以上市公司的经营和产业扩张为中心,由产业并购基金先对标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待条件成熟后由上市公司实施二次并购。2011年,“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在我国首次出现,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2014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作为我国一种创新型并购基金模式,已经得到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