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绩效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ike1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对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因等绿色绩效具有重大影响,但针对回收与再制造全过程绿色因素间的结构关系及其影响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选取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为研究对象,围绕着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系统的绿色因素、报废汽车回收行为以及回收与再制造对环境和人因等绿色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回收与再制造绿色因素结构模型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定性定量探索回收与再制造的绿色绩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分析环境、资源、经济、人因等绿色要素及延伸属性,围绕技术、过程、主体、组织、控制、信息、资本等不同维度,归纳并提炼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反馈关系,构建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的多层次多维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描述系统构成因素及其与绿色绩效之间的关联。(2)针对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本文重点对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率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率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系在回收时间、数量和人因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上,具体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水平、消费者参与回收意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购买认可程度等,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及关系传递,最终对回收率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率的绿色因素,然后通过构建ISM模型,得到绿色因素相互作用的层次结构,并通过云模型对具有较重要影响的不确定性绿色因素进行量化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持续稳定的财政补贴对回收率的提升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当回收率达到一定高度时又都相应地失去了灵敏性。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的意愿提升能推动行业的高速发展,但对回收率的提升并没有财政补贴的效果显著。(3)消费者参与回收行为是影响回收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消费者参与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然后通过云模型将定性描述的回收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并对余效影响、情景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对回收行为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余效影响对消费者参与回收行为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而波动,并会在某一时间达到极值;情景因素中的强制法律法规和宣传因素对回收行为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错综复杂,需要具体分析;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性对消费者参与回收行为存在显著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针对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系统对环境和人因的绿色绩效影响,分别构建了针对环境和人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对环境和对人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对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行业的规范,越来越多的报废汽车选择正规报废途径,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报废汽车流入非法回收的渠道,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另外,仍在使用的应报废汽车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对人因方面的影响主要针对就业岗位和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到有关的危害增长系数。(5)本文分析了我国和欧美日等国关于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探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并针对这些缺失和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归纳出影响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的绿色影响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这些因素的关联模型,揭示了这些绿色因素之间的关联作用;(2)提出将不确定性与云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不确定条件下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率的绿色因素与云模型相结合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揭示了不确定条件下影响报废汽车回收率的绿色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对目前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3)提出将云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云模型并进行仿真,揭示了影响消费者参与回收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4)针对经济和人因两个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对经济和人因两个方面的绿色影响机理,是将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制造绿色绩效研究的具体和细化。
其他文献
<正>教育部2017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
近日,南车北京时代工程机械组装厂房竣工庆典暨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在南车北京时代新厂房成功举行。中国南车集团新产业事业部总经理林田等领导参加了
在方东美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是一直推崇道家哲学,方东美认为,道家哲学接引了传入的外来佛学,并且帮助佛学在中国本土扎根。他虽然认为佛学理论同道家哲学接触之后,产生
声学问题可以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声学问题对于实际的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质上,解决声学问题就是求解理想流体介质当中的Helmholtz方程,对于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