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程梯级提水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侵蚀机理及预防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wj30604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西北部地区年气温变幅大,高扬程梯级提水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严重、寿命短等实际情况,本文结合混凝土物化特性对侵蚀与冻融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探寻西北地区该类工程混凝土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积极、先进的预防措施,以及修复技术。我国西北部地区高扬程梯级提水灌溉工程上水以后地下水位上升,侵蚀离子集聚在混凝土建筑物的附近对建筑物进行侵蚀破坏,分析了主要的侵蚀介质,并对受侵蚀建筑物进行科学的抗侵蚀性评定和剩余寿命预测;根据对高扬程梯级提水工程建筑物侵蚀特点的研究,提出提高混凝土建筑物自身抗侵蚀性能的技术措施;开发先进合理的抗侵蚀预防技术和受侵蚀结构的修复技术。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1、在研究过程中,针对甘肃景电灌区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中出现的严重的混凝土建筑物的侵蚀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试验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我国西北部地区高扬程灌区混凝土建筑物的侵蚀破坏机理及预防修复技术。2、研究发现该类灌区混凝土建筑物主要的侵蚀介质为灌区硫酸盐氯化钾钠型灌溉回归水;现场的侵蚀破坏模型为地下水位的干湿交替区;并对受侵蚀水工建筑物强度损失及侵蚀深度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对建筑物使用寿命进行预测预报。3、在分析水工建筑物侵蚀的模型和主要侵蚀介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环氧混合砂浆进行结构复原修复的技术措施;对新建结构物提出了采用CM型复合添加料改善混凝土内部微结构,提高结构物自身抗侵蚀性的技术措施。4、提出了采用改性环氧煤沥青等侵蚀介质阻隔材料阻断侵蚀接触面的预防技术;对地下水位升高且混凝土建筑物密集布置的地点,如泵站的汇总管坑,提出了采用自动井点排水和盲沟汇集灌溉回归水的方法,以阻止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和侵蚀离子的积累。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大量的受侵蚀建筑物进行科学的抗侵蚀性评定,为延缓侵蚀破坏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对同类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抗侵蚀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所以,本研究既有使服役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的现实意义,又有指导待建结构进行抗侵蚀设计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指导全国同类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抗侵蚀破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后文简称“装置”)是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力学教研室课题组成员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的净水装置,该“装置”仅依靠动态浑水自身水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能和水量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长,世界范围内大中小型水电站日益增多,很多电站由于地形、地质和布置等原因或为了利用已建的隧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