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改进和创新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的发展。本文利用2014年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现阶段经营状况及组织特征。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由普通农民领办,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社员规模平均在100人上下,理事长整体而言具备较高的个人禀赋,财务公开制度基本建立,社员退社权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在组织经营、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善社员收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存在诸如盈利能力不强、运营不规范、大股东控制普遍等问题。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作为农村三大新兴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的发展逐步成为"三农"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则主要的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征对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借鉴已有的研究,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界定为组织经济绩效、社会影响绩效、交易绩效、社员收入绩效四个方面,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研究方法完成样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值的测度。发现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值不高,组织经济绩效值、社会影响绩效值、交易绩效值、社员收入绩效大多在70以下。为了进一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征对绩效的影响,在完成样本合作社绩效值的基础上,本文利用SUR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特征、运营机制、理事长个人禀赋等组织特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经济绩效主要受到运营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扶持的影响,社会影响绩效、交易绩效主要受到基本特征、运营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的影响,而社员收入绩效主要受到基本特征、理事长个人禀赋的影响。具体而言:组织经济绩效主要受到理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财务公开次数、政策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影响绩效主要受到产业类型、社员退社能力、股权集中度、理事会召开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交易绩效主要受到产业类型、股权集中度、理事会召开次数、社员代表大会召开次数、财务公开次数、政府监管规制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社员收入绩效主要受到社员规模、理事会规模、理事长受教育程度及政府监管规制程度的影响。针对文章的主要结果已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相关思考。一是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要完善合作社的相应绩效评价体系;合作社涉及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政府这三大主要利益主体,在合作社绩效评价方面应更多的需要从这三大主体发展的需要。二是继续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要推动合作社健康平稳的发展,势必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征,用以平衡各大利益主体所获得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