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因为其 100%利用旧料、低碳环保等技术优势,和室内研究的大量开展、施工工艺的成熟等条件,近些年开始在高等级公路的下面层和基层大规模使用,但设计方法的不足和材料本身的性能限制其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应用推广。因此,本文从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提升和配比设计的关键因素研究出发,对比冷热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开展实体工程研究,分析改性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适用性。
  首先,对比了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确定了室内试验和工程生产的制备工艺;通过对不同胶乳掺量的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进行常规物理性能、Superpave 体系流变性能和微观形态研究,结合评价指标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改性效率,确定胶乳最佳掺量。
  其次,通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和最佳含水率研究,确定了施工时冷再生机械的铣刨速度,建立了最佳含水量与温度的线性拟合方程;基于压实特性分析,确定室内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次数,得到了施工时再生和摊铺机组的最佳间距;对比了不同成型方式和养生温度,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施工质量检验的成型方法提供参考;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确定了两种冷再生混合料水泥和乳化沥青的最佳掺量。
  然后,基于 comsol 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汾灌高速冷再生路面结构冬夏两季路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与实际更为贴近的冷再生混合料高温蠕变和低温断裂的试验温度;通过多序列重复分层蠕变和全厚式蠕变试验对比了四种冷热混合料和七种整体路面结构的高温蠕变性能;采用半圆弯曲断裂试验,比较了两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中低温条件下的抗裂性能,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断裂参数变化规律;通过半圆弯曲疲劳试验,建立了基于应力比和应力幅值的疲劳方程,并从能量角度评价四种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最后,通过汾灌高速改性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体工程,通过路面结构验算、试验段性能跟踪观测等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适用性,并结合经济环境效益定量分析了汾灌高速冷再生项目减少的资金成本和能源消耗。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改性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结构性修复提供了新的工程实践案例。
其他文献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天然气资源产生了巨大需求和依赖,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的需要,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加大,使得勘探开发转向更深地层,深井数量不断增加。深井目的层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勘探深度的加大,井下情况更趋复杂,固井难度不断增加。深井井眼条件复杂,裸眼井段长,地层压力系统不统一;地层压力高,一般下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前,泥浆密度都要加重,而且许多井对地层压力平衡关系敏感,泥
学位
近年来,水平井开采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区块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功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单井产量,进一步实现了该区块"少打井,多产油"的目标,为油田增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减少了成本。由于该区块储集层埋藏较深,为满足井身结构和施工的要求,水平井设计造斜点深,井身剖面多采用中短半径水平井尽可能钻穿多个储集层,水平段长度多在300m以上,这样管柱在下入的过程受到的弯曲应力和摩擦阻力非常大,很难下到底。同时要
目前,世界已发现石油可采储量为700×108t,其中大型海洋油田占41%,这些大型油田仅分布在少数几个地区。同样,我国所属海域的油气资源也相当丰富,已发现各类储量61×108t,且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其中稠油储量占渤海海域原油总储量的2/3以上,但大多数渤海海上油田水驱采收率只有18-25%,相对于我国陆上稠油油田采收率的32%-40%,海上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潜力巨大。  聚合物驱技术作为稠油油田
学位
本文为探索胜利油田注N2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在对国内外有关N2驱室内研究和矿场应用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N2驱选区的主要原则,根据此原则筛选出了牛20断块为该课题的研究区块,并针对该区块的油藏地质条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油、气、水和岩心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室内实验研究。包括:N2与地层油的相特性研究,即N2对地层油的膨胀降粘试验研究和N2与地层油的多次接触试验研究;N2与地层油的界面张力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气候剧变强烈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环境。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环保风险;与此同时,我国石油的需求缺口正逐年扩大。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国际大形势下,探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减排二氧化碳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并进一步评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在减排二氧化碳与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潜力。本文调研了二氧化碳的减排方式、所需二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降低道路交通污染,我国借鉴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格外重视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其中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建造成本低、建设难度小、安全环保系数高、弹性灵活性强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拥有诸多优势,但易受沿线交叉口信号控制等延误影响,这种影响导致有轨电车行程时间可靠性降低,乘客难以获取有轨电车的准确到站时刻。而公交车辆到站时间为大
学位
城市医疗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均衡性是社会公平与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城市医疗服务设施通常会采取较为集中的布局方式,从而造成医疗服务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产生医疗需求与可达性之间的矛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城市整体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分析城市公共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并优化医疗服务设施布局。首先,基于手机数据识别就医出行,其次进行医疗服务可达性研究并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快速路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但随着交通量迅速增长,快速路的负荷日趋饱和,交通服务水平受到影响。由于城市快速路进出匝道口众多,而城市快速路与市政道路的转换节点恰恰是交通管控的关键所在,因此精准获取快速路的OD量从而实施相应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手段以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安全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融合视频卡口、手机信令和浮动车轨迹等多源数据,提出
随着世界各国对核能的利用,核废弃物的处置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层地质处置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合适的高放废物处置方式。天然岩体中通常存在许多结构缺陷,缺陷的存在将影响围岩的承载力及破坏过程,从而对地下实验室的稳定产生威胁,而研究表明拉张破坏是岩石中最为常见的破坏形式。本论文以甘肃北山预选区的地下实验室围岩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验,对拉张条件下含预制裂纹北山花岗岩的断裂力学行为及声发射
学位
由于经济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加,现有道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老路拓宽势在必行。在厚层海相软基区域道路加宽工程中,由于旧路基在多年的交通载荷作用下沉降接近完成,土体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而新路基沉降还未开始,因此,在荷载作用下软基区域新老路基间会产生随时间增长的差异性沉降,轻者会导致沿拼接缝的纵向错位裂缝,重则会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已成为软土地基老路拓宽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山沙港公路改扩建工程实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