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物流概念以来,随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各级政府、产业界和理论界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促进商品及各种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城市或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物流趋向合理,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物流发展。我国物流从20世纪70年代的基本功能集成化、局部系统化到80年代的共同化,再到90年代的信息化,迈入21世纪,网络化、系统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具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广西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理论和物流理论入手,阐述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之间的关系及区域物流网络相关概念、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并介绍我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物流发展模式及其对广西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启示。综合运用管理学、系统理论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并确立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结构以及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的评价指标。最后,在深入调研,结合项目经验的基础上,采用ANN、模糊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广西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广西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三个层级组成,即以海港为龙头,铁路、公路为骨干,空运、水运航线相配合的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南宁、柳州、桂林)、区域物流枢纽中心(防城港、梧州)、城市物流枢纽中心(北海、钦州、贵港、来宾、贺州、百色、河池、玉林、崇左)等三级网络体系结构。
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广西和其他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