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政府治理得到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官员和学者关注,特别是在基层政府治理方面。伴随着政府转型以及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基层政府在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同时也不断拓宽了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空间。不过,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乡镇治理也面临了更多的困境和问题。协商民主是一种提倡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制定方针政策的民主机制。它为当前乡镇治理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虽然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都是在西方,但从解决政府治理危机的作用上来看是,中西方政府引入协商民主的目的是相似的。当前我国乡镇治理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加深且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因为乡镇民众不但缺乏有效路径进行利益诉求,也缺少有效路径参与政府决策,从而直接导致公民在政治参与上失去了平等的位置,最终使得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协商民主则正是强调公民在公共决策决定之前,需要通过协商的形式,整合出最优方案或获得利益最大化原则。这样能够有效的整合公民的不同利益需求,使得政府决策更具合理性和合法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乡镇治理中推行协商民主已具备可行性,完善乡镇治理,需要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的进一步建设;需要在乡镇建设选举民主为主和协商民主为辅的路径;在乡镇建设村民协商民主制度,同时加强协商民主意识的培养以及丰富协商民主在乡镇治理中的实践形式,做到这些,我们方可从规范的制度化层面上探讨和构建乡镇治理中的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