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催化炔酰胺与两个独立的腈类化合物[2+2+2]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实验,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等优点。但是,不同于与受到广泛关注的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如对于一些实验现象,无法用一般的化学规律来解释,也不能清楚的解释反应的内在机理,使用传统反应机理研究方法不足以满足对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研究。这些都不利于进一步研究新型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和新型有机分子骨架的构建。因此,为了寻求实验现象中的机理本质,运用量子化学作为有效手段开展有关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M06方法研究了金催化炔酰胺与两个独立的腈类化合物[2+2+2]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详细的反应机理,我们的研究对于[2+2+2]环加成反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研究成果有利于未来对[2+2+2]环加成反应的实验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研究发现,此反应起始时,催化剂是和炔酰胺成键,而不与腈类化合物成键。Au(I)-炔酰胺化合物(1)可以有效诱导两个腈类化合物分子双聚化,而仅使用催化剂时无法完成诱导过程。实验表明,Au(I)-炔酰胺化合物(1)比Au(I)-腈类化合物(2)更加活跃。同时,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和EWG相对于EDG的影响因素也合理化。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无毒、转化
一、京科甜183   植株生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株高170~190厘米,穗位高60~80厘米,去苞叶穗长18~20厘米,穗粗轴细,结实饱满,籽粒黄白相间。果穗均匀,商品性好。鲜果穗籽粒皮薄,糖度高,可生食。蒸煮加工后,入口无渣,甜脆适宜,香甜可口,品质极佳。该品种在北京地区春播平均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4天。稳产性好,平均单穗重300~350克,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鲜穗800~1100公斤。抗
咔唑结构不仅易于修饰,并可作信号报告基团且9-位NH可作为阴离子的识别位点;磺胺单元的制备简便,其NH有较强活性,基于它们的优良性能本论文以咔唑磺胺为基本骨架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阴离子受体,考察了它们在不同体系中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和对特定阴离子的传感效果。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合成了含氨基蒽醌信号单元的咔唑磺胺类阴离子受体L1,UV-vis与荧光光谱滴定实验表明,DMSO中L1对F-表现出高效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