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发生转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同时也成为政府转变职能,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的目标。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基本公共服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具有一定成就,但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出现群体、区域、供给、城乡等方面的不均等矛盾。同时现有基本公共服务呈现出水平低、总量少、覆盖面窄等一系列问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无法满足新形式、新时期下公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大数据的运用,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效路径,大数据不仅可以推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均等化目标实现的进程,还可以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实时、有效的监督,实现动态管理。大数据的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本文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原有研究的成果,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对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同时引入大数据概念,分析说明大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指导法等。本文在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讨实现路径时,首次提出了大数据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路径,重点突出大数据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作用,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