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天柱(1690—1765年),字北高,江苏江宁人(今南京人)。所作的《清真释疑》是汉文译著中的重要作品,该书涉及到伊斯兰教的教理教义和儒家传统的相互关系,其书以“回汉两教,原相表里”为出发点,敬一归真之道为基本道理,直指当时社会上对回族存在的各种疑问,以问答体的方式解释了世人对伊斯兰教的疑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金天柱作《清真释疑》一书的意义在于,他力求引导人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营造回汉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一方面积极弘扬伊斯兰教文化,以使儒家认同伊斯兰教;另一方面又引导广大穆斯林认同主流文化。该书中体现出的求大同存小异的文化情怀;依儒学阐伊教的宗教意识;重平等讲和睦的民族精神中汲取营养,为新时期的民族宗教工作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研究金天柱的《清真释疑》一书,应先知道该书的写作背景,必须在文化角度、历史角度之下来审视该书的意义,必须在广泛掌握资料、深入了解历史、认真研读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该书涉及到中国哲学史和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等多方面内容,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和伊斯兰教,并能将此二者融会贯通,才能深入全面理解该书中所体现出的伊儒相结合的特点。 本篇论文以人物著作为基础,在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尊重原著本身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清真释疑》一书进行阐释:第一部分介绍《清真释疑》的相关背景;第二部分阐释该书中的哲学思想:认主独一的世界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勤劳简朴的价值观,和谐中正的美学思想;第三部分得出结论:《清真释疑》一书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