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生活”是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学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网上创作和网上阅读文学作品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学生活”方式。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围绕“网络文学”而展开的一切成为了普通大众“文学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发展概况,并从“文学生活”的视角对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创作方式、创作内容、消费等方面进行探究。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突出大众的日常需求、民族性的表达需求等。在文学创作方面,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具有除网络文学所具有的身份匿名性、创作水平差次不齐、消费性强等大特征外,还具有参与者身份的民族性、审美多维性等特征。在文学需求方面,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除了满足个人情感宣泄,陶冶情操的需求以及被看作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品外,还实现了民族认同的需要。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生活”在另一个空间重聚了离散的民族,构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强了族群的联系。与传统文学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在创作者、接受者、存在方式等方面涉及更大的人群和文化需要。虽然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学意义上的文学性,但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变革,有其存在意义。网络为读者和创作者构建了自由的文学活动空间,网络文学的多向互动性、自由性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了作家。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对网民来说既是一种自由的狂欢,也是民族认同、文化建构的重要媒介。网络空间为读者和创作者构建了一个和传统文学活动截然不同的关系网。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虽有很大不同,但都属于文学范畴,要以“大文学”、“大读者”的概念,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云南少数民族网络文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寻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强刺激针刺手法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结果:23例术后顽固性呃逆病人经过3次治疗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强刺激针刺手
针对矿井水灾发生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水位高度对矿工逃生路径选择的影响,开展动态最短路径算法在矿井水灾动态路径选择中的研究。为判断水位高度不断变化对矿工逃生路径选择
针对南海水产养殖业特点,设计了一种海洋牧场多参数智能监测系统。选取温度、pH值和浊度作为监测对象,利用单片机收集水下传感器数据,通过低频信号发射模块传输数据,通过ZigB
通过对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墓主的颅骨进行性别鉴定与年龄推算,认为其应为55±10岁的女性;颅面型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蒙古人种类型存在着较多的相似性,并近似
“性”“功”论是元明以来书论中的重要理论议题。明初书学之“性”“功”表现出用勤求法、“体合造化”、崇尚德性的特点。同时此际书家讲求“熟则精,精则巧,巧则神”的“性”“功”转化关系。但“台阁体”书家过于“工具理性”,从而使书法千人一面,“有功无性”。到弘治、成化左右,一方面书家们在精勤之馀讲究学书次第,同时出现了个性化的“自得”趋向,张弼、李应祯讲求不为古人奴卒的破古全我,沈周则强调夺胎自得,以我观
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关系到企业生产或者办公人员的安全,也关乎企业重要财产安全,因此在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消防的可靠性和
生半夏具有抗肿瘤作用,然药典对生半夏剂量应用限制较为严格,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医家多畏其毒性,极少用生品入药,本文试从历代医家对生半夏的认识及应用、生半夏毒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