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粘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实验研究已证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是:特异性白细胞亚群在炎症部位的聚集,释放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然而白细胞从血管内进入组织内的“再循环”(recirculation),需要一系列的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在血管内皮和白细胞表面相互作用,故研究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与调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synthase,NOS)是一种由基因调控,受多种因素影响,能够由机体多种细胞表达,以催化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产生的酶。NO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在人体中NO广泛参与机体循环、呼吸、消化和神经等各个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调节,属于神经递质中极富反应性的极小气体分子,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对细胞粘附分子以及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多数缺乏同时对多种粘附分子或三种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进行对比研究。为此本研究同时对三种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以及三种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进行原位观察,以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下鼻甲粘膜内三种细胞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LFA-1) ,以及三种类型一氧化氮合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nitrie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isoform of nitrie oxidesynthase,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dlthilial nitrie oxideSynthase,eNOS)进行原位检测。结果:正常鼻甲粘膜上皮层仅可见少量的ICAM一1阳性细胞、LFA一1阳性细胞和VCAM一1阳性细胞。在变应性鼻炎鼻甲粘膜组织内ICAM一1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及腺体细胞,以及粘膜下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LFA一1阳性细胞呈散在或灶状分布,主要在粘膜下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VCAM一1阳性细胞主要在固有层血管内皮和内皮细胞。变应性鼻炎下鼻甲粘膜内3种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阳性细胞数ICAM一1为14.4士2.2[个/每视野(x400)夏土:以下相同〕,LFA杜为17.2士3.3,VCAM一1为11.5士2.7;健康对照组下鼻甲粘膜内3种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阳性细胞数ICAM一1为8.7土1.8,LFA一1为,10.3土2.1,VCAM一1为6.9士1 .8。经统计学t检验,t值分别是n.57,10.02和8.07,印<0.01)。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中有一定程度的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粘膜上皮细胞和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在正常下鼻甲粘膜中只有少量的阳性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中有多量的阳性表达细胞,主要分布在粘膜上皮细胞和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粘膜下的炎性细胞。在正常下鼻甲粘膜中只有少量的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上皮细胞和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以及正常下鼻甲粘膜中只有很少量的阳性表达细胞。变应性鼻炎及健康对照组下鼻甲粘膜内nNOS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4士1.7[个/每视野(X4OO)王士:以下相同」和4.7士1.3,t值为12.62,印<0.01);iNOS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5士3.2和4.3士1.7,t值为36.03,(p<0.01)。eNoS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士2.1,6.2士1.9,t值为0石2, (P>0 .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内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细胞粘附分子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粘附分子主要表达在粘膜上皮、腺上皮、血管内皮以及粘膜下的各种炎性细胞等,说明粘附分子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的水肿、渗出和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是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内神经元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一氧化氮及其一氧化氮合酶,特别是神经元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通过对变应性鼻炎局部粘膜细胞粘附分子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观察研究对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和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关键词: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粘膜;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一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一1;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