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本应该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实现成长的重要场所,但是近些年来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各种日益显现的社会问题,校园也无法避免。如今校园欺凌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校园安全问题,初中校园更是如此。当下校园欺凌现象日益频发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校园欺凌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着手,对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归纳和整理后,并对本次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书刊和案例,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对校园欺凌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和玩笑戏弄进行对比,对什么是校园欺凌进行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其次将校园欺凌的特点归纳为普遍性、低龄性、多样性、群体性和隐蔽性五点。然后将校园欺凌主体的构成成员进行划分,划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欺凌/被欺凌者、旁观者四个类型。最后,根据当前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将校园欺凌类型划分为四个类型:语言欺凌、身体欺凌、心理欺凌和网络欺凌。第三部分,通过对郑州市X和Y两所初中的学生运用问卷法,获取了两所学校校园欺凌的相关信息。针对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对当前初中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发生类型、发生时间和地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特征、认知与行为、影响等运用SPSS19进行了数据统计,对当前这两所初中的校园欺凌现状进行初步了解。第四部分,根据X和Y初中的问卷资料,并结合访谈资料和相关文献对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从个人方面来说主要是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个人缺陷和作为旁观者冷漠态度导致的;从同伴方面来说,主要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导致学生对同伴群体中的欺凌行为学习,以及欺凌群体的成员被标签化导致欺凌现象不断严重;从学校方面主要是学校监管体系、事后处理、安全风险防控不完善,以及教师处理经验能力、德育不足导致的;从家庭方面,主要是教育缺失和环境结构造成的;从社会方面,主要是不良环境风气和大众传媒对暴力亚文化的传播造成的。第五部分讨论与总结对本次研究的成果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说明。
其他文献
<正>慢性鼻窦炎首选药物治疗导致儿童鼻窦炎的原因可以是病毒或细菌感染,也有一部分与过敏有关。鼻窦炎发生后,原发或继发感染的细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
期刊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反复发作及迁延难愈的特点,西医治疗效果较局限。琚玮教授认为小儿多为脾胃伏火体质,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运用治未病理论,提出间断用药方
本文阐述了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迁移规律时,重视知识、技能、情感等的迁移,而忽视了负迁移的作用,特别是情感负迁移.鉴于情感负迁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产生的负面影
思想与行为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反映和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
目的观察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麦默通(Mammotome)经乳晕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乳腺外科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20例,按照手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由微生物产生的聚酯。由于其单体组成及排列方式的多样性,PHA不仅具有生产生活中常见塑料材料的优良物理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