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权利衡量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笔者从法律方法论和比较宪法学的路径,对宪法权利衡量问题进行的一项基础性研究。这项研究源于世界性的人权保障和宪法实施对宪法权利推理方式提出的迫切要求。追随这一世界性的前沿课题,本文试图对最近五十年多年来,世界范围内日益浮现的宪法权利推理方式进行考察和归纳,提出并证成一种宪法权利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并希望在这样一种全球性背景下,以此推动我国宪法的进一步实施和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落实。本文的核心命题是:世界性宪法权利推理日益显现出一种不同于普通法律方法的新模式,即宪法权利衡量模式。宪法权利衡量模式在事实层面被描述为一种“一般性框架”;在理论层面被理解为一种“规范衡量论”;在规范层面被整理为一种“双层结构”;在操作层面被看成是一种“比例分析”。本文总体来说属于一种“圈内人”的“法律教义学”研究,并以“描述性”和“分析性”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这里所谓的描述性方法,主要指一种“功能主义”的比较宪法学的方法,目的在于向人们呈现世界性的宪法权利衡量现象。这里所谓的分析性方法,是指一种“结构分析”或称“结构理论”,目的在于透过宪法权利衡量现象,呈现宪法权利推理的内部结构和操作环节。本文也适度采取“建构性方法”。虽然这种建构包含有价值判断的因素,但是,总体而言是形式性的,它试图提供的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分析框架,而不是价值论上的评价标准。本文的结构围绕宪法权利衡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个依次深入的逻辑顺序来展开。除第一部分的“绪言”外,主体部分有五章:第一、二章意在对衡量及宪法权利衡量的概念、历史作一种事实性的描述,向读者呈现世界性的宪法权利衡量这一潮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第四、第五章主要是对宪法权利衡量的各种理论学说加以检讨、对宪法权利衡量的规范依据加以剖析、对宪法权利衡量的操作过程加以分解,解决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最后的“结语”部分,简要地概括本文的核心命题,并对我国宪法权利推理“应该如何进行”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因而,既是全文的分析性结论,又是一种规范的主张或期待。本文力图以全球性视野、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细致的理论分析为学术目标,并尝试将宪法学研究的重心从传统的宪法解释转移到规范衡量的新领域。概而言之,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宪法权利适用的主要方法是衡量而不是传统法律解释。传统法律解释方法是以类型或分类思维为基本特点的,而衡量是以程度或强度为基本思考方向的。第二,认为宪法权利推理的“规范衡量”不同于“利益衡量”或“价值衡量”,它是区分衡量与不衡量,并包容多元价值标准的一种衡量。第三,指出宪法权利衡量依赖的是一种“理由限制型权利观”,即宪法权利之作为权利是一种对政府做出某种行为时所依凭的理由的限制。对某些政府行为的理由,宪法权利就像扑克游戏中打出的“王牌”,能将其坚决排除出去;而对另一些政府行为的理由,包括为了公共利益,则需要和权利仔细权衡而做出取舍。所以,宪法权利可以是绝对的,又可以不那么绝对。宪法权利的实际法效果往往需要在特定情境之下,联系其它宪法权利或宪法上的利益才能加以确定。第四,主张不仅应将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宪法看成是一种“权威性宪法”,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审议性宪法”,围绕宪法权利的规范衡量实际是一种理性的、民主的政治讨论。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精确性,使教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
党支部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生党支部则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是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从建设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的青春期,这个阶段又是学生思想进一步形成的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标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
幼儿成长教育模式当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主流,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共识。幼儿教育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
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应用中的广泛性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应该注重他们发现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确的学习方法融入数学课堂并使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点,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面向全体同学,更是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
当前“愉快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已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各学科也在积极探索这一新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愉快、自主、自觉、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这一视角来研究话语标记语。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通过最小的努力获取最佳的认知效果,即明示交际是因为其最佳关联而获得
本文从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设计研讨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评价四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以求提高其有效性。
本文选取以法国童话作家夏尔·佩罗为主所创作的经典童话为样本,分析了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对这些经典童话的解构,并重点论述了安吉拉·卡特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