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反应器”型垃圾填埋场(BL)是常规卫生填埋场(SL)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生物过程被“强化”了的卫生填埋技术,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对BL的定义、特性和发展历史,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对其各种调控方法以及这些调控方法对BL生物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例如,如何进行水分调节、pH调节、营养物添加、温度控制和预处理等;并通过列举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对BL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另外,对BL技术的经济性也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BL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对我国未来垃圾填埋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实际意义。 本课题通过模拟对比实验,对SL和BL在实际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城市生活垃圾与粉煤灰、炉渣填埋共处置时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计了4个反应器,其中,模拟SL没有任何控制措施,模拟BL1、BL2和BL3带有渗滤液循环回灌,SL与BL1装填的是城市生活垃圾,BL2装填的是城市生活垃圾和粉煤灰,BL3装填的是城市生活垃圾和炉渣。对4个模拟填埋场填埋气的日产生量、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渗滤液COD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填埋前后垃圾的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SL相比,BL的填埋气产量明显增加,最多提高了10~20倍,甲烷含量也有明显增加;渗滤液中COD值明显降低;垃圾体积减少量最多提高了14.7个百分点。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与粉煤灰、炉渣的共处置对比试验可以发现,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单一处置方式(BL1),城市生活垃圾与粉煤灰共处置方式(BL2)和城市生活垃圾与炉渣共处置方式(BL3)具有更多的优点,表现在填埋气产量明显增加,最多提高了10倍以上,甲烷含量也有所增加;渗滤液稳定化的时间缩短1~2个月;垃圾体积减少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说明了粉煤灰和炉渣的添加,有助于城市生活垃圾更好的降解,同时达到共处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