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将对客观现实的审美体验凝结在作品中,撷取其审美的价值,反映出作家的审美意识,文学就是审美的。文学是对人生活、生命意义的叩问,生命是文学的永恒话题。生命审美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的审美意识。艾略特有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并且擅用情感的态度去感知它,在文学创作这一审美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审美意识。运用文本细读法以及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式对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从诗歌本身入手,分析艾略特诗歌中呈现的生命审美意识。艾略特诗歌中生命审美意识是逐步呈现的。从开始艾略特就认为生命永恒就是灵魂不灭,这需要通过死亡实现。但是现实中虽生犹死的生命状态打断了他对生命理想状态的追求。此后艾略特开始注入宗教因素,来寻找一条能够使生命从现实的焦虑状态脱离,到达理想境界的救赎之路。其次,文学创作这一审美过程基于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对艾略特诗歌生命审美的出现原因进行溯源。主要从宗教、创伤、文学传统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追溯。最后,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体现了生命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中国的现代诗坛中的新月派、现代派、九叶诗派在对艾略特的接受过程中,受到了这种生命审美的影响,使各自的诗歌创作呈现新的面貌。艾略特诗歌的生命审美具有现实的意义,它对中国现代诗坛的影响充分说明了中国接受这种生命审美的可能性。希望这种对生命精神层面的不懈追求,能够唤起现代社会对生命真正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