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租房制度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研究—以A大学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8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高校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的新进人员以补充教职工队伍。这些新进教职工大都来自外地,因此在本地大多无住房。由于这些教职工大都刚刚完成学业,经济上并无多少积蓄,同时,由于他们工作时间不长,并且大都工作在一线,服务在基层,所以也很难拿到科研项目,导致收入普遍不高。因此,他们短时间之内,很难通过购买商品房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需求,同时由于收入有限,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无力承担市场的租金价格。于是,高校教师公寓便应运而生了,它保障了高校新进青年教职工过渡性的住房需求,因此,事实上它也成为了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并最终服务于高校青年教职工,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投身于教学和科研,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公寓,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新进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保障新进教职工住房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管理中,也遇到了房源供给不平衡、保障对象和范围存在不公平、退出机制失灵等问题,能否真正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事关新进教职工在过渡阶段的住房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本文便是在此背景下展开讨论的,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公租房制度及其定位、公租房制度的理论依据,然后从高校教师公寓的含义、性质特征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入手,得出高校教师公寓具有公租房性质特征,是公租房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再对A大学教师公寓基本情况及供求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得出了A大学教师公寓的房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均衡,进而从房源供给、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当前高校教师公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最后,基于公租房制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公寓管理的对策,具体包括:建立公平合理的准入机制、提高管理主体履责和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租金设置市场化、保障教师公寓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哈尔滨市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大量国际知名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对哈尔滨市本土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帮助哈市本土企业摆脱困境,增强哈市本土企
期刊
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在促进发展中并行不悖的第三种力量,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人道救援、教育研究、医疗卫生等诸多社会领域活动踊跃。然而就在非政府组织填补政府
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了行使其职能而花费的支出,它集中反映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造成的消耗,实质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在西方经济学中,投资、出口、消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速,占我国总人口57%的农村人口中的一部分已经或者即将涌入城市并参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
沿江区域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形势喜人。把她打造成我国发达的经济区,制造业基地之一,人民生活最舒适的“人间新天堂”,成为我省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但现阶段,沿江区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