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体是指一些大分子或大小范围在1 nm~1 um的极细的物质颗粒,地下水环境中胶体广泛存在,它们大小不一,各处的浓度也不相同,由于胶体的比表面积非常大,污染物对胶体比对固相基质表面显示出更高的亲和性,因此,胶体可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携带其进行迁移,所以研究胶体迁移过程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影响胶体迁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胶体浓度,胶体粒径,溶液pH,溶液离子强度,水流速度等。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多数只对单一因素进行研究,并且对与胶体粒径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单一粒径的胶体,研究两种及以上的不同粒径胶体较少。本文主要是研究模拟地下含水层介质条件下多分散胶体体系在不同粒径比及不同浓度下的迁移过程,并探讨了它们的相互影响,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以此来填补多分散体系下、大小颗粒如何相互影响的空白和不足。目标材料是50 nm、200 nm和500 nm三种不同粒径的乳胶球,通过其两两混合的穿透柱实验及其对照实验(每一组实验和对照实验都做三遍取平均值),绘制每种乳胶球的突破曲线。通过对它们的突破曲线结果进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高浓度下较大颗粒呈现作用为阻塞作用,在低浓度下呈现作用为清洁床沉积,可能是因为胶体的浓度明显降低,而点位数量不变,因此不需要竞争,使得流出浓度趋于平稳,所以吸附速率基本不变。(2)不论高低浓度,同时存在大小颗粒时,小颗粒会促进大颗粒的流出,并且粒径比越大,小颗粒对大颗粒的流出作用越明显,原因可能是小颗粒比大颗粒更容易抢占点位,且粒径比越大导致小颗粒占领点位后,它们之间的空隙不足以使大颗粒沉降或吸附,影响了大颗粒的沉积,导致大颗粒流出。(3)不论高低浓度,同时存在大小颗粒时,大颗粒会抑制小颗粒的流出,并且粒径比越小,大颗粒对小颗粒的抑制作用越大,原因可能是大颗粒产生了阴影区,而小颗粒越大则重量越大,更容易沉降在阴影区,所以流出更少。(4)不论高低浓度,两种不同粒径胶体的共迁移的流出质量浓度与单一粒径的胶体迁移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