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沿海地区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的中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河口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口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最为活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密切,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潜在生态风险较高,这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必要。其中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是沿海河口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论文从江苏河口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入手,以重金属元素和氮磷等营养元素为主线,分别研究河口表层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含量水平,对河口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并综合考虑它们的生态环境效应。 论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河口重金属元素、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金属元素中以Cd、Cu、Cr的污染比较显著,Pb和Zn基本未受污染;营养元素中总磷的超标率和超标倍数高于总氮,但有效磷所占的比例低于有效氮所占比例。这些元素与有机质、相对粒度、常量元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总体特点是氮磷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好,重金属与常量元素的相关性较好,相对粒度与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成反比。 论文还讨论影响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按区域划分(北部、中部、南部)的污染特点。前者包括沉积物性质(如有机质、粘土含量等)、环境条件、人为影响,生物作用等,其中人为影响较为突出:而后者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分别讨论污染物区域分布(北部、中部、南部)和污染特点。依照不同地域分别从产业结构和地质结构分析当地污染物的来源和成因。从区域上看,南部河口的氮磷高于北部河口,而其含量高低并不在于河口的大小,而在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弱;重金属的高值点主要分布的灌河口、射阳河口等工业企业影响显著的地方。 江苏沿海河口地区生态比较脆弱,生态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评价了重金属和N、P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运用经典的Hakanson的生态风险指数法和M(?)ller的地质积累指数法(Igeo</sub>进行评价。重金属元素在江苏沿海各个地区的河口中,灌南、射阳的生态风险最大,连云港、大丰、启东次之:东台的最小。营养元素的评价采用等标污染指数法,引用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和能源部制定的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通过对比得到以下结论:从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