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光雾山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分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子陆块周缘在新元古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普遍认为和“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有关。位于扬子陆块北缘的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地区有大量的新元古代岩浆岩。本文以光雾山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石学特征、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来探讨花岗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和含矿性,并结合已有的对米仓山-汉南地区岩浆岩的认识,探讨光雾山花岗岩岩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光雾山花岗岩岩体主要岩性为正长花岗岩,锆石U-P定年测试结果为836.3±8.3Ma(MSWD=1.3),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光雾山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的含量(72.68%-78.10%),富K贫Na,K2O含量(4.26%-5.32%),Na2O含量(1.68%-3.38%),W(K2O)/(Na2O)=1.12-2.54。里特曼指数σ=1.00-2.27,为钙碱性花岗岩;铝饱和指数A/CNK=1.02-1.49,为过铝质花岗岩;固结指数SI(4.54-5.31),分异指数DI(90.02-94.30),反映花岗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作用。光雾山花岗岩应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光雾山花岗岩大部分样品A/CNK大于1.1,在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都含有刚玉分子,且总体大于1%,光雾山花岗岩应为S型花岗岩。  光雾山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K、Nd、Sm元素富集,Ba、Nb、Ta、Sr、P、Ti元素亏损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REE)为97.38×10-6-163.49×10-6,轻重稀土元素比值(LREE/HREE)为12.88-14.73,(La/Sm)N比值为4.91-6.62;(Gd/Yb)N比值为1.69-2.55,表现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δEu为0.48-0.73,平均为0.55,具有Eu负异常。  经锆石饱和温度计计算,光雾山花岗岩成岩温度较低,应为690℃左右。在La/Sm-La图解中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岩浆为部分熔融演化,又由于其源岩为上地壳的变泥质岩和变杂砂岩,认为光雾山花岗岩应为上地壳沉积岩类部分熔融的产物。光雾山花岗岩的Nb/U比值为2.33-5.72,低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值6.2,指示花岗岩受到俯冲板片析出的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  结合微量元素蜘蛛网图、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图、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形成于和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对米仓山-汉南地区的已有认识,认为在新元古代时期,扬子陆块北缘米仓山-汉南地区总体处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随后为伸展构造背景。  在Fe2O3/FeO-SiO2图解中,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具有一定的钼、锡成矿潜力。但花岗岩K/Rb比值、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元素特征等都与典型富含稀有金属的花岗岩不一致,说明含矿性较差。在光雾山花岗岩岩体的东部的脆韧性剪切带内有金矿床,光雾山花岗岩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其他文献
孤岛油田位于沾化凹陷东部孤岛潜山披覆背斜构造的东翼,自发现至今,勘探开发程度已相当高。孤岛中二区中部馆5砂层组为本次研究目的层段,该段含油面积为3.68km2,地质储量801.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增加,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常规纵波地震勘探技术面临诸多挑战性的地质勘探问题,如对尖灭、小幅度构造、小断层、礁体、古潜山的准确定位,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
时频分析是当今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热点,在经济、国防、科技和生活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震勘探数据分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如地震频谱分解,瞬时属性提取等
转炉悬挂减速机是实现炼钢生产的关键部件,具有低速重载和启动制动频繁等特点。因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会造成悬挂减速机出现故障。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停产更换的周期较长,
本文主要结合燕山石化采用的国产化填料盘的失效现象,对填料盘进行失效分析。从失效的零部件的外观来看,缺陷的类型主要是断裂。作为超高压压缩机零部件,其材料机械性能、热处理
应变天平是一种单分量或多分量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是风洞试验中最重要的测量装置,目前应变天平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空气动力测量试验。相比于机械天平和压电天平,应变天平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动态响应快、设计制造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周期较短且能够适应各种模型支撑方式。本文从风洞天平的应用背景入手,研究了应变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测力元件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分析了电测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说明了对应的补偿措施。本杆
期刊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使设备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开展电磁兼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PWM驱动电机作为各类高新设备的核心元件,由于其结构复杂,耦合途径丰富,其电磁兼容性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这一状况,就PWM驱动电机的电磁干扰建模方法做出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PWM驱动电机电磁干扰机理分析。对PWM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IGB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