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子陆块周缘在新元古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普遍认为和“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有关。位于扬子陆块北缘的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地区有大量的新元古代岩浆岩。本文以光雾山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石学特征、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来探讨花岗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和含矿性,并结合已有的对米仓山-汉南地区岩浆岩的认识,探讨光雾山花岗岩岩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光雾山花岗岩岩体主要岩性为正长花岗岩,锆石U-P定年测试结果为836.3±8.3Ma(MSWD=1.3),为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光雾山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的含量(72.68%-78.10%),富K贫Na,K2O含量(4.26%-5.32%),Na2O含量(1.68%-3.38%),W(K2O)/(Na2O)=1.12-2.54。里特曼指数σ=1.00-2.27,为钙碱性花岗岩;铝饱和指数A/CNK=1.02-1.49,为过铝质花岗岩;固结指数SI(4.54-5.31),分异指数DI(90.02-94.30),反映花岗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作用。光雾山花岗岩应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光雾山花岗岩大部分样品A/CNK大于1.1,在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都含有刚玉分子,且总体大于1%,光雾山花岗岩应为S型花岗岩。 光雾山花岗岩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K、Nd、Sm元素富集,Ba、Nb、Ta、Sr、P、Ti元素亏损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REE)为97.38×10-6-163.49×10-6,轻重稀土元素比值(LREE/HREE)为12.88-14.73,(La/Sm)N比值为4.91-6.62;(Gd/Yb)N比值为1.69-2.55,表现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δEu为0.48-0.73,平均为0.55,具有Eu负异常。 经锆石饱和温度计计算,光雾山花岗岩成岩温度较低,应为690℃左右。在La/Sm-La图解中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岩浆为部分熔融演化,又由于其源岩为上地壳的变泥质岩和变杂砂岩,认为光雾山花岗岩应为上地壳沉积岩类部分熔融的产物。光雾山花岗岩的Nb/U比值为2.33-5.72,低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值6.2,指示花岗岩受到俯冲板片析出的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 结合微量元素蜘蛛网图、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图、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形成于和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对米仓山-汉南地区的已有认识,认为在新元古代时期,扬子陆块北缘米仓山-汉南地区总体处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随后为伸展构造背景。 在Fe2O3/FeO-SiO2图解中,显示光雾山花岗岩具有一定的钼、锡成矿潜力。但花岗岩K/Rb比值、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元素特征等都与典型富含稀有金属的花岗岩不一致,说明含矿性较差。在光雾山花岗岩岩体的东部的脆韧性剪切带内有金矿床,光雾山花岗岩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