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作为中国的支柱行业,其建筑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品质和人身安全状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监管,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大幅改善,安全和质量事故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新时代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建筑工程渐渐无法满足当代使用者的品质需求。用户对建筑工程品质投诉不断、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观感和适用性差等频现弊端,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筑业市场亟需一套完善的、普适的、覆盖建筑建设和运营双阶段的质量评比机制,使内在品质得以彰显,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工程品质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建筑工程品质概括为“质量”与“品位”的综合,并将品质评价分为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两个评价阶段,进而从目的、范围、主体、实施过程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内涵。然后,基于已有文献和国内外现行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总结,从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三个方面构建建设阶段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邻域粗糙集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指标集并计算指标权重,形成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基于文献分析及使用者访谈,选取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初步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和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观感质量、适用性能、耐久性能、物业服务性能及环境性能等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ANP法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其次,结合专家意见将建筑工程建设阶段评价模型与运营阶段评价模型相结合,计算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最终评分。通过对新加坡和日本及我国现有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应用的分析,从评价机构、评价结果、评分应用构建建筑工程评价体系的应用框架。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改善质量保修制度、加强社会监管等维度提出了我国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制度补偿的思路。最后,以南京市某房地产项目为研究案例,运用前文构建的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邀请专业评价小组对项目建设阶段进行品质评分,并采用项目使用者对项目运营阶段的满意度进行品质评分,进而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