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把网络世界和巴赫金笔下的狂欢世界进行对比,指出网络生存的狂欢化特征及其精神和意义指向。同时,辩证考察网络生存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状况,重点对网络狂欢中人的主体性迷失问题进行理性思索与系统反思。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生存的狂欢特质,指出网络狂欢既是对自由、平等、解束、少限、交替、变更等狂欢节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主体性发挥。接着,详细阐述了网络狂欢中由于网民目的性自律、自控的缺失而导致的主体性的种种迷失,具体表现为:情感狂欢过度、自由自主任性、自我调节弱化等。文章最后从社会、媒介和个人三方面分析了主体性迷失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克服危机的途径,指出人不应该一味地沉浸在绝对的狂欢之中,狂欢过后要保持静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