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交流日益深入,文化交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作为文化交流的一个主要手段,翻译产业也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品传到中国,富有华夏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作品也传入西方,促进了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但是,不难发现,虽然各种翻译作品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就引发了学者们的深思:就像社会规范一样,翻译也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对译者和翻译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事实上,早就有学者对翻译规范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规范层出不穷愈加完善,其中一些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为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紧跟潮流,不断探究这些规范,更好的使用这些规范,从而创作出更好的翻译作品。翻译规范研究的代表人物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把翻译规范区分为三种: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在图里翻译规范的基础上,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提出了另一套规范,包括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也称作产品规范和过程规范)。《全球英语:英语如何成为世界语言》一书由加拿大兰登书屋有限公司(Random House of Canada Limited)旗下的加拿大双日双版社(Doubleday Canada)于2010年出版,至今尚无中文译本。作者罗伯特·麦克拉姆(Robert McCrum)是一位著名作家兼记者、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播音员、《观察家报》副主编,同时也是英国图书界资深作家。本书共由五部分组成,主要介绍了一个当下十分流行的文化现象,即全球语。读者可以从该书中了解英美国家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大国及它们的语言又是如何演化为世界通用语言。本篇报告试图以切斯特曼提出的规范理论为框架,探究翻译规范对译本、译者及其翻译行为的影响和这种影响在译本中的体现。译者在准确理解《全球英语:英语如何成为世界语言》(GLOBISH: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Became the World’s Language)一书的前提下,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对译本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初探翻译规范对译文形成以及译者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翻译规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报告中,译者引用例句说明译者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做出翻译选择,从而使译文以更加简洁、易读的方式呈现给目标语读者,使目标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为了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采取了多种翻译策略,尽量克服历史、文化以及语言差异等因素对译文理解造成的障碍。本文通过对翻译策略的分析来揭示隐藏于字里行间的翻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