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瘕历代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tfnpfi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自《黄帝内经》至清代的历代中医文献及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癥瘕的源流及历代治疗癥瘕的理法方药证治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癥瘕历代文献研究遵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中医文献学宗旨,搜索《黄帝内经》至清代的著作,并以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电子丛书,结合中国知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资源,系统总结癥瘕的病名、定义、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剂和用药等资料。二、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将收集所得的治疗癥瘕方剂用药资料,结合采用国际权威统计软件STATA11.0,并以微软Excel建立数据库,作各时期治疗癥瘕用药的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系统地整理出治疗癥瘕的用药规律。翻查书籍六十五本,包括方书、综合性医著、本草、专书、丛书、类书、医案、医论、医话等。按中医学术的发展阶段分为宋代以前、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四个时期进行文献检索。结果:一、癥瘕历代文献研究(一)病名、定义及脉学“瘕”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瘤”及“癥瘕”并列称呼的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分别以气血、部位、性别、形态、病情、脏腑、活动度及疼痛性质去定义癥及瘕。癥瘕的脉学记录以弦紧脉为多见,《脉经》指出癥瘕脉沉细者,预后较差。(二)临床症状癥瘕的证候基本以下腹部结块,或伴胀或满或痛为主。病情发展还可引致全身性不适如水肿、四肢及腰背痛、身发寒热、盗汗、咯血、消瘦及昏迷等,癥瘕常累及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表现,严重者甚至危害生命。(三)病因病机历代癥瘕的病因大致分为脏腑虚弱、经期产后调摄不慎、冲任失调、饮食不节、风、寒、水湿、暑热诸邪侵袭、情志内伤及外伤跌扑。病机则为寒凝胞宫、气机郁滞、血脉瘀阻、痰湿下注及毒热凝滞。(四)治法治則《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以及“导而下”的重要治疗原则。但在治疗中还需注意攻邪手法的使用时机;使用行气,消痰,活血之法,代替攻下猛峻之药;衰其大半而止,养正积自消以及攻法宜缓,补法忌涩。(五)内治疗法特色1.《金匮要略》首次提出治疗癥瘕的专方鳖甲煎丸及桂枝茯苓丸,都是丸剂型式。达到既攻且缓的治疗原则,为后世医家所常用。2.常用虫类或毒烈药物,能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使气血通畅无滞,而且虫类药为动物有情之品,能增强疗效。3.针对癥瘕血瘀、体虚、寒凝、痰湿、气滞的病因,采用活血化瘀、补虚、散寒、化痰消积、行气之法治疗,临床时多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补虚、散寒、化痰、行气方法综合治疗。(六)外治疗法瘤瘕的外治法包括热熨法、阴道纳药法、贴敷法等,使药物直达病所,加强疗效。(七)针灸疗法针灸治疗癥瘕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有主张针刺法或灸法,并对针刺深度、留针的长短、针灸量的多少、补泻手法以及操作的先后次序等都有所描述,所选用的穴位包括腹部局部取穴,及背部、四肢的远程取穴,如取水道、膀胱俞、三焦俞、气海、关元、归来、三阴交、天枢、曲泉等。(八)导引疗法《养生方》及《诸病源候论》有导引治疗癥瘕的记载,通过加强腹部锻炼,使脏腑得到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使经络通调,气血宣通,令癥瘕散破。二、癥瘕治疗用药研究(一)宋代以前最常采用补虚药(19.67%)、温里药(12.33%)、活血化瘀药(10.76%)、化痰止咳平喘药(9.05%),累计频率达51.81%;药性温(22.45%)寒(21.63%)并用。药味以辛、苦为主(58.28%),其次是甘、咸。药物归经以肝(21.18%)、肺(15.07%)、胃(14.26%)为主,共占50.51%。聚类分析药物组合:C1:肉桂、大黄、干姜、人参;C2:附子、细辛、川乌;C3:白芍、甘草、花椒、茯苓、巴豆、芒硝;C4:黄芩、桔梗、半夏、当归、生地黄、杏仁;C5:厚朴、川芎、白术、吴茱萸、前胡、紫菀、藜芦;C6:防风、雄黄、朱砂、葶苈、石膏、皂角、远志、土鳖虫。(二)宋金元时期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19%)、补虚药(15.3%)、泻下药(10.08%)、温里药(9.85%),累计频率达54.23%,药性温(27.09%)寒(18.99%)并用。药味以辛、甘为主(55.95%),其次是苦、咸。归经以肝(20.37%)、肺(14.78%)、脾(14.65%)为主,共占49.8%。聚类分析药物组合:C1:肉桂、木香、大黄、巴豆、当归、三棱、槟榔、生姜;C2:硇砂、鳖甲、干漆、炮姜、陈皮、青皮、附子;C3:芫花、茯苓、吴茱萸、桃仁、川乌、莪术、人参、白术、朱砂;C4:甘草、赤芍、桔梗、丁香、厚朴、枳壳、川芎。(三)明代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21.87%)、补虚药(15.3%)、理气药(10.54%)、温里药(9.17%),累计频率达56.88%。用药温(31.95%)寒(18.21%)并用。药味以辛、苦(58.25%)为主,其次是甘、咸。归经以肝(19.73%)、脾(14.35%)、肺(14.35%)为主,共占48.43%。聚类分析药物组合:Cl:三棱、木香、当归、肉桂、生姜、莪术;C2:槟榔、青皮、大黄、陈皮、巴豆、硇砂、川芎;C3:干漆、白术、甘草、附子、桃仁、芫花;C4:人参、茯苓、吴茱萸、炮姜、鳖甲、干姜、没药、白芍;C5:玄胡索、丁香、厚朴、半夏、牛膝、川乌、麝香、砂仁、神曲。(四)清代最常采用活血化瘀药(26.11%)、补虚药(20.56%)、理气药(11.67%)、温里药(8.89%),累计频率达67.23%。用药温(35.11%)平(20.21%)为主。药味以辛、甘(56.37%)为主,其次是苦、酸。归经以脾(18.99%)、肝(17.72%)、胃(17.72%)为主,共占54.43%。聚类分析药物组合:C1:当归、莪术、三棱、香附、甘草;C2:肉桂、川芎、赤芍、桃仁、小茴香、玄胡索;C3:丹皮、茯苓、牛膝、白术、木香、生姜、乌药、枳壳、神曲、草果;C4:半夏、人参、大枣、黄蓍、陈皮、槟榔、红花、五灵脂、补骨脂、山楂、知母、鸡内金。结论:一、历代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补虚为原则,其次配合温里、理气、泻下、清热、化痰等药物。表明历代医家最重视瘀血凝滞及体虚的病因。二、历代治疗癥瘕的主要药物使用频率,活血化瘀药及理气药随时代的进展使用遂渐增加。而温里药的使用频率相反随时代进展而递减。历代补虚药的使用率均超过15%。清代以前泻下药使用率均超过7%,其后使用率明显下降。清热药在宋代以前的使用率较高达9.05%,宋金元及明代使用率减少,清代使用率再次上升。三、历代治疗癥瘕的用药药性均以温性为多,其次则是寒性、平性、微寒以及毒性药物的配伍,表明各时期治疗都重视“寒邪致病”。而药味均以辛味为多,其次是苦味、甘味、咸味的配伍,藉各味的性质散寒行气、活血化痰、固本祛邪、软坚散结以消癥。四、历代医家用药归经以肝、脾、胃、肺为主,而通过改善这些脏腑功能对气机、扶正、痰湿生成、抵御外邪等癥瘕病因起调治作用。五、历代治疗癥瘕的聚类药物组合常以活血、理气、补虚、温里、化痰药物为主,以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香陵丸、散聚汤、膈下逐瘀汤、理冲汤的化裁方最为常见。
其他文献
<正>在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统一安排部署,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积极拓展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了宣传纪念日主题"识别灾
<正>网络自制剧在视频网站版权大战、差异化竞争和品牌打造的经营之路上悄然兴起,短短几年间,不仅摆脱起初题材单一、抄袭严重、制作粗糙、艺术性缺乏、广告植入泛滥的形象,
<正>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喜欢堆砌材料,事例一个接着一个,没有层次,不见分析,用简单的事例列举代替分析议论。他们以为只要论点一提,几个例子一举,便是一篇议论文。这种"观点+事
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校企合作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高等职业教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比较先进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知识,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显著的贡献,知识型员工通过对于自身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利用,不断创
目的:通过对香港地区女性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展开研究,了解原发性痛经好发体质、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痛经状况及相关因素,结合香港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社会文化背
"清凉"境界是孙伯翔晚年的书法美学追求。这种追求既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潜意识的心理暗示,也与他书学观念的导向性、碑帖融通的创作自觉性、书艺规律的内在制约性有着诸多关
<正> 一2008年8月8日20:00,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精彩上演,9万多观众有幸亲临现场观看开幕式,而全世界超过40亿人通过电视机观看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如果说现场
<正> 电视购物频道是指以专门展示各类日用商品,使消费者通过电话、网络订货,并由专业物流公司配送商品的无店铺商品销售模式为特征的专业化频道。电视购物频道是电视销售领
高句丽古墓壁画在东北亚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文化,在构造和壁画题材上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多样性和很高的水平,并反映该时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死后观念以及高句丽人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