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散发性、非流行性病毒性脑炎,占急性病毒性脑炎的 10%~20%,自然死亡率 60%~80%。一般认为仅有 20%左右是初发感染所致,而大多是由体内潜伏感染的疱疹病毒活化引起。这一病毒人群中潜伏感染率高达 70%左右,而且很容易被诱发再激活,引起粘膜、角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性感染。这种复发性感染的发生可能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年龄、免疫状况以及病毒株的不同等有关。 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异常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这种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过度或不足都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对应激与躯体疾患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包括以前较少涉及的重大事件应激、灾难应激,以及心理应激等。动物实验也显示应激与感染性疾病之间存在确切的因果关系。 国外对疱疹病毒再激活的研究多限于热应激,以离体实验为主,对应激诱发脑组织疱疹病毒再激活感染的研究极少,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其他不同的应激是否也能够诱发这一病毒的再激活,以及脑组织疱疹病毒的再激活感染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并不清楚。 因此本实验在建立小鼠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后,使小鼠暴露于多种应激源,目的在于探讨疱疹病毒再激活感染与不同应激反应间的关系,以及应激诱发脑组织中疱疹病毒再激活感染的发病机制,对于及时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有深远意义。实验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