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根据军事后勤效益理论的有关原理和原则以及教育经济学、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对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问题进行探讨。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概念及特性。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是指军队中各级各类后勤院校通过实施后勤教育所取得的培养合格后勤人才的成果与相应资源耗费的比较。这个定义的本质内容是:第一,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实现必须以一定的资源耗费为前提;第二,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本质是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后勤人才;第三,军队后勤院校教育应力求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教育成果。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同其它方面的效益相比,有其显著的特性。一是目标的军事性,就是指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所表现的要求把提高军事效益作为最高目标的特性;二是本质的保障性,就是指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所表现的要求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固有特性;三是成果的综合性,就是指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所表现的要求受教育者具有多种素质和多种能力的特性。 第二部分,评价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几个主要指标。评价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主要指标包括:教学费用、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学员培养目标合格率、教学设备设施利用率、图书资料利用率和部队满意率等。教学费用指标,是指培养一名一定规格的合格后勤专业人才从其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也可称之为教育成本或生均成本,它是衡量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是指教职员工总人数与学员总人数之比以及教员总人数与在校学员总人数之比,它是衡量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一个专项指标;学员培养目标合格率指标,是指经考核实际达到学业目标的人数与参加考核的全部学员人数之比,它是衡量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教学设备设施利用率指标,是指实际在用的完好的教学设备设施金额与全部教学设备设施总值之比与时间系数乘积的百分比;图书资料利用率指标,是指实际用于教学科研的图书资料与全部图书资料之比;部队满意率指标,是指对毕业2—3年的学员按一定比例抽查后,经过考核达到满意以上的人数与抽查总人数之比。这几个效益指标是相互联系的,只有综合运用才能正确评价军队后勤院校的教育效益。 第三部分,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根据调研,目前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一般不是很高,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四点:第一,教育效益观念比较淡薄。造成教育效益观念淡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院校自身对效益问题的重视不够;二是院校主管部门没有按照效益指标来衡量院校的各项工作。第二,教育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专业结构上,军民通用性 专业设置过全、规模过大,二是在综合结构上,军队后勤 氏、单个 院校规模偏小。由于军队后勤院校教育结构不够合理,不仅影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而且也影响到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在整体上影响教育效益的提高;第三,适 度规模办学的路子还未完全走开。主要是同类后勤专业实行分散办学,使全军后勤教 育刊l练机构数量增多,形不成靓膜敷益,在全局上影响教育效益的提高;第四,教学 科研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还比较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集中统一管理, 二是缺乏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部分,提高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的几点措施。第一,实厅综合化办学。 综合化办学,即规模化办学,其含义有两点:一是实行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办学, 二是综合规模要适度:第二,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主要应抓好几顶有关教员$幢的落 实。一是定期轮换韦渡,g定期睦嗡讳峻,指的是在 币岗位任满一定年限后,与 部队现职军官相互交流的一种干部流动$渡。二是培训$@,特指在军队后勤院校中 担任教员的专业技术军官和文职于部,在晋升技术职务之前以及根据知识更新需要而 确定的继控彰佰筛渡。三是程泪讳渡,是指聘请有关专业的军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 任教的$渡;第三,优化教学内容。就是沛铡耐受绘学生的知识、技S歇曲示科学的选 择、取舍和组合,使之gkg6i?@:lg;lxjk目标的要求;第四,改革招生和毕业士佰己习法。 是指通过对现打招生和毕业分配方法的改革,使之s劫菱大限度丸企择uEI5i,tm==员符合入 学要求,又使学员毕业后S鞭蘸逼大的潜能,真正彬侄以庐其才,才尽其用;第五,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学。它是军队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军鹏… 式上的具体体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学,不仅有禾U3=.-*---xx*军队后勤人才的培养质量, baN以相对地降低教育成本,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