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源系统能量枢纽优化配置与运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系统如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热力系统大多是分开规划、独立运行的,彼此之间缺乏协调与耦合,不利于供能系统的经济、高效、稳定运行。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气、热等多种能源之间的耦合与内部依赖显著增加,源-网-荷互动加强,多能协同运行趋势日趋明显。多能源系统有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保障能源的安全、经济、高效和清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能量枢纽作为其中的关键单元,能有效的整合不同种类分布式发电的优势,丰富能源的供应渠道,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多种能源互联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接入给能量枢纽的规划及运行带来了挑战。本文针对能量枢纽的配置与运行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计及可靠性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方法和考虑不确定性的能量枢纽双层随机优化运行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本文首先给出了能量枢纽内部的风机、热电联供(CHP)、燃气锅炉等各种分布式供能单元及电、热储能单元的详细数学模型。基于上述模型,构建了能量枢纽转换、存储输入-输出双端口网络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需求响应对模型的影响,利用负荷的削减实现能量的优化调度。
  针对能量枢纽优化配置问题,引入能量未供应期望对能量枢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计及可靠性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模型,以投资与运行总费用最小作为最优经济性目标,以失负荷惩罚成本最小作为最优可靠性目标,并结合优化策略求解计及可靠性的能量枢纽优化配置结果,确定组件最优容量及型号,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有利于系统负荷供应可靠性的提升。
  最后,本文对考虑不确定性的能量枢纽优化运行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风电、电负荷、组件随机中断等不确定性,通过区间法与蒙特卡洛相结合生成大量初始场景,采用同步回代场景削减技术保留典型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随机优化的能量枢纽优化运行模型,上层采用日前调度,以最小化能量枢纽运行成本为目标;下层采用时前调度,对储能和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并引入需求响应作为系统备用容量。通过仿真计算对比了六种能量枢纽的优化运行出力结果,为考虑不确定性的能量枢纽的优化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形成了主动配电网,而DG的接入对配电网也产生了一些稳定性影响,这意味着需要对主动配电网进行稳定性评估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含DG输配电网联合潮流计算方法,在传统电网全局潮流计算方法方法基础上,全面考虑DG的接入,改进了配电网等值模型,降低了输配电网边界信息
无线电能传输不仅不会受到传统有线输电的束缚,并且还提高了输电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人体植入设备的发展与应用,人们急需一种无线输电技术来满足供电需求。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的磁谐振耦合(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t,MCR)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效率较高、以及受非磁性障碍物的影响小等突出优点,使得该技术成为了广大科学研究者们
该技术相对于侵入式负荷监测技术具有成本低、通信网络简单和便于维护等优点,同时得到各负荷工作状态和耗能情况,并根据耗能信息、分时电价和电能计量等综合信息,以得到有效的节能措施、制定合理的节能计划和有针对性选购用电负荷。因此,通过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与辨识技术实现居民用电负荷的可视化可有效减少用电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以降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在高频采样率下的负荷辨识技术的研究,该方法
学位
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永磁体漏磁无损检测方法和直流漏磁无损检测方法。这两种检测方法励磁稳定,易于分析和研究,但各有缺点。基于永磁体励磁的漏磁检测方法,由于励磁源固定,磁化强度无法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且受限于永磁体励磁方式,检测器模型的体积通常比较大。基于直流励磁方式的漏磁检测方法,其磁化强度可以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但直流励磁在磁化被检测件的环节通常需要较大电流,具有耗电量过大的缺点。 
学位
由于人类文明迅速发展,传统单一能源网络逐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智能配电网是当今电力系统研究热点之一,而且是电网将来的发展趋势。智能配电网区别于传统配电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使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功率损耗和电压分布发生很大变化。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热衷的基本电气计算之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潮流计算是研究含高比例清洁能源的智能配电网的基础。  本
现如今,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清洁能源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其中风电厂作为一种较为成熟与高效的清洁发电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风力发电大规模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和串联补偿器的大范围使用,风机次同步振荡问题开始显现,得到人们广泛注意。而目前对于风火打捆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影响因素尚没有明确的研究。本文以风火打捆发电输电系统为例,研究风火打捆系统次同步振荡特性
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和传统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性、无需耦合剂等优点,能满足高速在线检测、非接触检测、高温检测等特殊检测需求,是近年来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航天工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中需要的铝合金板材数量也直线上升。由于工艺限制、使用磨损等原因,板材中难免会产生缺陷。在铝合金板材生产过程中,厚度是重要生产指标,因此使用电磁超声换能器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实时厚度检测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加,使得电网跨区域紧密相连,结构越来越复杂,造成不稳定运行的因素变多,电网大规模停电风险变大。目前,电网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发展使得故障信息快速获取得以实现,当复杂故障发生时,调度中心将在短时获得大量的报警和故障信息,超出电网人员的处理能力,难以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会发生误判和漏判。所以要凭借实时、高效率的电网故障诊断决策系统提供参考。帮助调度员做
学位
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技术在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过程中一直以来是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光伏阵列处于光照局部遮挡情况下时,其功率-电压(P-U)曲线会出现多个峰值点。传统的MPPT算法只能有效工作在均匀光照条件下的单峰值情况,在光照部分遮挡情况下传统算法会失灵,无法准确找到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MPP)。因此,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