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与细菌吸附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硅酸盐生物玻璃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其抗菌作用的机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尤其是对其与细菌吸附机制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文献系统报告过,相关文献表明,45S5抗菌原理为通过接触性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是对组织细胞无损害的特异性杀菌机制。因此研究其吸附机制将可能成为其抗菌实际应用的关键理论基础,这对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的研究应用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与其它材料学及细胞或组织学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而本课题就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探究其抗菌机制下细菌吸附机制的作用模式,为抗菌课题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观察并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5S5生物活性玻璃表面的吸附现象,主要通过探究生物活性材料45S5对金葡菌的吸附机理以及金葡菌自身的吸附力的形成两方面来形成系统的理论。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在体外采用细菌动态吸附实验,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等微观实验手段探究其动态变化,通过革兰氏染色、96孔板生物膜检测、ESS光密度曲线测定、等温吸附曲线测定、45S5的电荷吸附方式等实验手段探究生物玻璃与细菌吸附的本质机理。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45S5粉体对细菌有明显吸附作用,粒径小、浓度高的粉体吸附率较高。2.45S5粉体与细菌的吸附过程是快速物理吸附过程,其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iur吸附方程描述。其吸附方式为典型的双电荷层吸附,电荷吸引力为其吸附的主要动力。45S5粉体能影响细菌自身生物膜的形成,使其被阻断于可逆性吸附阶段,细菌依靠吸附于粉体上的方式大多为细菌的沉积、Brown运动、细菌表面与蛋白吸附层(CB)之间的静电吸引、液体流动等非特异性的物理因素。
其他文献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以下简称“乒超联赛”)是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精品赛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职业化、市场化发展逐步稳固提升。然而,相比其他成熟
科研问题意识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其内涵、结构与测量工具尚未形成共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与实验等方法,以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