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宁东镇地区地表甲虫多样性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甲虫是栖息于地表之上、最庞大、最具多样性的昆虫类群之一,由于其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指示作用的昆虫。2009年5月-8月,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东部边缘的宁东镇地区,选择人工治理区(Ⅰ、Ⅱ)、荒漠沙生植被区、荒漠草原区和荒漠区等5种类型生境,利用陷阱法对该地区的地表甲虫进行调查。通过研究该地区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1)本次调查获得地表甲虫标本9838头,共计59种,隶属于14科35属,其中6属为宁夏新纪录属,18种为宁夏新纪录种;在宁夏灵武自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7属为新纪录属,49种为新记录种。   (2)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占总个体数31.43%)和象甲科Curculionoidae(占总个体数28.57%)为该地区地表甲虫优势科;东鳖甲属Anutolica(占总个体数67.16%)、小鳖甲属Microdera(占总个体数10.38%)、宽漠王属Mantichorula(总个体数11.39%)为优势属;尖尾东鳖甲Anutolica mucronataReitter(占总个体数的45.60%)、波氏东鳖甲Anutolica potanini Reitter(占总个体数的19.50%)、谢氏宽漠王Mantichorula semenowi Reitter(占总个体数的11.39%)为优势种。   (3)宁东镇地区地表甲虫广适种有17种(占总种数的28.81%),中适种20种(占总种数的33.90%),狭适种22种(占总种数的37.29%)。其中广适种在人工治理区Ⅰ、荒漠草原区和荒漠沙生植被区分布最多,均有17种,占各自生境总种数的53.13%、48.57%和60.71%,荒漠区分布最少,仅有13种,占50.00%;中适种在荒漠草原区分布最多,有13种,占本生境总种数的37.14%,荒漠区最少,只有6种,仅占23.08%;狭适种在人工治理区Ⅰ和荒漠区的数量最多,均有7种,占各自生境总种数的21.88%和26.92%,在人工治理区Ⅱ最少,仅有1种,占本生境总种数的3.57%。这种差异,反映了地表甲虫对不同生境的适生幅度和能力。   (4)在群落种类组成方面,荒漠草原区地表甲虫种类最多(35种),荒漠区最少(26种);荒漠沙生植被区个体数最多(5398头),荒漠区最少(594头)。通过对群落多样性的分析,显示人工治理区Ⅰ其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最高,荒漠沙生植被区各项指数最小。通过相似性分析,人工治理区Ⅰ、人工治理区Ⅱ和荒漠区群落相似性较高,荒漠沙生植被区与其他生境相比相异性较高。结果表明地表甲虫的多样性变化与生境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使地表甲虫栖息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增大,从而增加了地表甲虫的多样性。   (5)通过时间动态分析,表明宁东镇地区不同生境中,地表甲虫无论是个体数还是种类数在5月均为最高,之后逐月呈下降趋势。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生境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各有差异。这与地表甲虫的生活史及生境类型有着明显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教学改革也跃上 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教学改革的目的就 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 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 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诸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已有的知 识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也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求知和上进心。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注意综合和整合,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和恰当,又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待教学内容方面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分析清楚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征,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知识层次、
1.聚醚类抗生素基因资源的挖掘:聚醚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重要的聚酮类化合物,被广泛的用于治疗鸡球虫病(Coccidiosis)和作为牲畜饲料添加剂。它们的生物合成是经过一个聚酮链的多烯前体,然后通过一系列后修饰反应合成的。在这些后修饰反应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是将多烯前体氧化成环氧键中间体,这一步反应是由环氧化酶催化的,这个环氧化酶在聚醚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非常保守。为了快速定位聚醚类抗
本文针对乳胶漆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建立了常用乳胶漆中常见VOC数据库,采用特殊的样品处理方法,针对性地选择色谱分离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乳胶漆中低浓度VO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