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LGA的体外灌流培养及成骨细胞分化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组织工程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被广泛用于与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聚乳酸-乙醇酸(PLGA)支架在软骨和骨组织工程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性能而被广泛接受。灌流式生物反应器常用于培养骨骼组织。本文目的是评价灌流培养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PLGA支架中的生长增殖及分化动态。实验所用支架孔隙率为94.5%-98.0%,孔径大小为280-450μm。首先通过对三个不同接种密度(1×10~6,2×10~6,4×10~6个/ml)接种效率的比较,确定了较为合适的接种密度(2×10~6个/ml)。通过对三个不同流速(0.2,0.4,0.8ml/min)培养效果的比较,确定了较为合适的灌流流速(0.2ml/min)。通过合适的接种密度和合适的灌流流速立体培养hMSCs,研究细胞在支架中的生长动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显示,在整个灌流培养期间,细胞活力持续显著增加,表明细胞增殖旺盛。DNA定量分析表明从接种到培养第6天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之后增殖变缓。用扫描电镜(SEM)来观察细胞在支架中的分布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第5天细胞已经长入支架孔内部,并见有薄层基质合成;第11天,细胞外基质已形成厚厚的一层将支架基本完全覆盖。活细胞荧光染色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可见细胞在支架中均匀分布。通过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实验,检测支架中hMSCs的成骨细胞分化效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成骨诱导第7天细胞已经开始进入早期分化,诱导期间持续分化;诱导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未诱导组);未诱导组也检测到微量碱性磷酸酶存在,推测是灌流培养产生的剪切力所致。以上结果表明,用该灌流生物反应器系统来进行hMSCs的三维立体扩增和分化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其他文献
最近小杜刚刚将Office 2003升级到2010版本,虽然功能很强大,但每次在打印预览尤其是进行缩放打印时,却很不习惯。这是因为Excel 2010主要针对大屏显示器作了更多的考虑,而小
研究生在临床医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科生学习阶段对本专业的知识知之甚少,经过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往往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感觉。因此,对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应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以肺部慢性炎症、粘膜化生、肺泡结构破坏和实质细胞的凋亡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炎症反应及氧
戏剧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各国涌现出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对戏剧翻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计算机翻译技术在非文学文本翻译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与认可,而在文学文本翻译领域如戏剧翻译上的应用仍有待研究。本论文以兰福德·威尔逊的戏剧作品《柠檬天空》为研究对象,探究计算机技术视角下的戏剧翻译。以人为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胱抑素 C(CystatinC,CysC)的相关性及它们共同的危险因素,为T2DM患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