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主要探讨北京话,闽南语背景者英语词重音的感知。英语词重音包括基频、时长、元音音质及音强声学参数,由于音强是一个不十分可靠的声学参数,故没有包括在此研究中。北京话和闽南语属于声调语言,主要的声学参数是基频,但北京话呈现左重模式,而闽南语呈现右重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北京话、闽南语受试者感知英语词重音在基频、时长、元音音质上的声学表现。根据语言迁移理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本族语的影响,但本族方言如何具体影响学习者感知英语词重音的研究十分匮乏。本文具体探究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在感知英语词重音时,北京话和闽南语背景学习者更依赖哪一声学参数:基频、时长、元音音质?2)北京话、闽南语背景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感知英语词重音时在使用各种声学参数上有何不同?3)基频、时长、元音音质这三个参数的使用是否与音节位置相关?本实验受试有三组:英语本族语、北京话及闽南语受试,每组15人。三组水平相当的受试者通过判断重音位置完成一项重音感知实验。实验材料是通过Praatv. 4.3.04软件合成的三组英语双音节假词,它们分别只含有基频、时长、元音性质标记重音。本文通过SPSS v19.0将他们英语词重音位置判断的正确率进行比较:第一种是不分参数前置后置一起统计正确率;第二种是分别统计参数前置的正确率和后置的正确率。本文主要有以下发现:(1)尽管元音音质不是北京话和闽南语的主要参数,但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一样,最主要依赖元音音质、基频次之、时长最弱。(2)汉语方言组与英语本族语组相比,北京话组和闽南语组在使用基频感知重音时比英语组更敏感;时长次之。另外,北京话组在使用时长参数时比闽南语组更敏感。(3)受方言重音模式的影响,在使用时长参数标记重音时,北京话受试者偏向左重重音模式;而闽南语受试者偏向右重重音模式。以上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超音段声学参数(基频和时长)感知英语词重音时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而音段参数(元音音质)不符合语言迁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