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医林改错》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充分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载方药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整理,并采用当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计算和统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医林改错》方药配伍的一些重要规律,准确把握王清任的学术特点和用药经验,为传承名医学术思想、提升古方运用价值提供更多有效途径。方法:1选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55年第一版《医林改错》作为研究基础,该版本以三槐堂刻本为底本,由李占永、岳雪莲校注。2在充分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中所记载方剂的功效、主治及其药物配伍、剂量、用法等信息进行全面、详细的整理,并建立文字档案。首先,对原著方剂的功效和主治进行整理和建档。其次,对原著方剂中的药物剂量进行整理和建档。第三,对原著方剂中的君药进行判定。3将上述整理工作得到的《医林改错》方药信息,在计算机上通过Foxtable2013软件全部录入,以建立“王清任《医林改错》方药信息数据库”。4通过计算机对《医林改错》所记载方药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首先,按方剂功效和主治进行统计与分析。其次,按药物使用频次和剂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第三,按药物配伍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医林改错》所记载方药的基本情况:王清任《医林改错》共记载方剂33首。其中,上卷载方5首,下卷载方28首;内服方剂31首、外用方剂2首。所有方剂共涉及药物81味,其中,“活血药”19味,“补益药”18味,“温里药”9味,“理气药”7味,其它类1味。组成药物最多的方剂是外用方“玉龙膏”,16味药物;药味最少的是“抽葫芦酒”和“刺猬皮散”,均为内服,1味药物。2《医林改错》所记载方剂的功效和主治情况:原著33首方剂中,有24首方剂具备“活血”功效,此外,“理气”14首、“补气”11首,“清热”和“利湿”各8首,“补阴”和“止痛”各6首、“温中”和“通络”各5首,而其余功效如“熄风”、“消痈”、“开窍”、“止血”、“补阳”“安神”、“止痒”、“祛风”、“固涩”、“消导”“杀虫”等均在5首以下。关于主治,33首方剂中有“血瘀证”者19首,“气虚证”和“气滞证”各11首,“血热证”5首,而其余如“寒凝证”“痰阻证”、“水湿证”等均在5首以下。结果显示,王清任重视气血异常对疾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诊病处方首推调理气血,以活血祛瘀最为突出。3《医林改错》中方剂所涉及药物的使用频次和剂量:原著33首方剂涉及药物81味,共计使用205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桃仁”,有14首方剂使用,其后依次为“红花”13首方剂,“黄芪”、“当归”、“赤芍”、“甘草”均为11首,“川芎”9首,“柴胡”6首,其余药物均少于5首。在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物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均能活血,黄芪、甘草、党参补气,柴胡、香附理气,可见王清任遣药组方善用调理气血之品。关于药物剂量,在原著所涉全部药物总剂量3776.16g之中,单味药物总剂量最大者为“黄芪”1056.38g,占比27.97%,其后依次为“香油”1000g,占比26.48%;“桃仁”200.81g,占比5.32%;“白蜜”125g,占比3.31%;“红花”126.56g,占比3.32%;“甘草”114.75g,占比3.04%;“当归”111.38g,占比2.95%;其余药物总剂量占比均在2%以下。按照平均剂量排序,用量最大者为“香油”500g(2首方剂),其后依次为“白蜜”125g(1首方剂)、“黄芪”96.03g(11首方剂)、“滑石”33.75g(1首方剂)、“马钱子”27g(1首方剂)等。考虑到香油、白蜜、滑石、马钱子等药物使用频次太少,而且多为外用或成药剂型(并非单次使用剂量),因此,单味药物平均剂量黄芪依然是无冕之王,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等活血药物剂量仍然排在前列,柴胡、小茴香、苏子等疏理气机药物剂量也居中上水平。4《医林改错》所记载方剂中君药的判定结果:原著33首方剂中,以“黄芪”为君药者11首,以“桃仁”为君药者8首,以“没药”为君药者3首,其余方剂以麝香、香附、附子、小茴香、硇砂、木耳、干葫芦、刺猬皮、马钱子等11味药物分别作为君药,各1首方剂。全书三分之一的方剂以补气药黄芪作为君药,而以桃仁或没药等活血药作为君药者,也不在少数。5《医林改错》所记载方剂中药物配伍分析结果:在原著33首方剂中出现最多的两味药配伍结构,依次为“桃仁、红花”12首,“桃仁、赤芍”9首,“红花、赤芍”8首,“红花、当归”和“当归、川芎”均为7首,“桃仁、当归”和“红花、川芎”均为6首,“当归、赤芍”、“赤芍、川芎”、“桃仁、川芎”、“黄芪、红花”、“黄芪、当归”等均为5首,“黄芪、桃仁”4首,等等。三味药配伍结构依次为“桃仁、红花、赤芍”8首,“桃仁、红花、当归”7首,“川芎、红花、当归”6首,“桃仁、红花、川芎”和“当归、红花、赤芍”均为5首,“川芎、当归、赤芍”和“黄芪、桃仁、红花”以及“川芎、红花、赤芍”等均为4首。四味药配伍结构出现最多的是“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和“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也仅仅只有4首。五味药配伍结构出现最多的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只有3首。以上结果显示,在《医林改错》所有方剂中,活血药与活血药之间的配伍结构最为普遍,补气药“黄芪”与活血药配伍使用的情况也为数不少。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Foxtable计算机软件建立了完整的“王清任《医林改错》方药信息数据库”,首次将《医林改错》所有方剂作为整体,定性结合定量,宏观结合微观,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其方药配伍规律,主要结论有以下五个方面。1《医林改错》载方33首,上卷5首,下卷28首;内服31首、外用2首。共涉及药物81味,其中,“活血药”19味,“补益药”18味,“温里药”9味,“理气药”7味,其它类1味。组成药物最多的是“玉龙膏”;最少的是“抽葫芦酒”和“刺猬皮散”,均1味药物。2《医林改错》方剂中具有活血功效者最多,其后为理气和补气;主治病证有瘀血者为首,其后为气虚和气滞;桃仁等活血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后为补气药和理气药。由此可见,王清任重视气血异常对疾病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诊病处方首推调理气血,特别是活血祛瘀法的灵活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堪称极致。3王清任对重用黄芪极有偏好,用量普遍超出当代中药学关于该药的常用剂量,多达使用频次最高的桃仁剂量的5倍之上,甚至有些方剂中黄芪1味药物剂量可抵其余药物剂量之和的数倍。王清任基于何种考虑如此超常规使用黄芪,有待进一步研究。4原著三分之一的方剂以黄芪为君,几乎形成但凡方中用黄芪即为君药的局面,其次为桃仁或没药等活血药为君药者,而理气药物则很少为君。这可能提示,王清任在诊治气血运行障碍及盈亏等相关病证时,更加重视补气的重要意义,使气旺以促进气血流畅,使气旺以促进气血化生。5根据本研究对药物配伍的分析结果,认为在王清任的潜意识里,诊病处方所倚重的仍然是活血诸药,及至元气亏虚较甚须配补气药者,方可选配黄芪且重用为君。
其他文献
国兰为色、香、形兼具的观赏植物,有“观花一时,赏叶终年”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且国兰叶片色、形与其光合生理密切相关。现从国兰叶片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吸收了古今中外政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集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政治文化理想创造而行成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发展水平上。金融作为国民经济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产
山银花枝叶和黄连须都为药材的副产物,量大物廉。且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二者均具有和原药材相似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将其利用于兽药领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对于减少动物用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初步观察,探讨雷公藤口服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1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建立股骨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四组:A组:雷公藤口服液1.25ml/kg(低剂量组);B组
基于齿廓修形原理,建立了齿廓修形数学模型,以弹性变形理论和渐开线形成原理为基础,将轮齿简化为变截面悬臂梁,并且考虑齿轮传动过程中单双齿交替啮合区间随齿形变化的规律,
<正>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7年至2001年在我院接受不孕治疗的254对夫妇中,女方平均年龄31.5岁,平均病程4.5年,其中弱精子症者97例,少数子症44例(少精子症中精子计数
会议
目的:探讨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积累一些有益的资料,以期能针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规范化管理及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通过调研文献、咨询专家和预调查的方
本文通过系统地归纳、整理《伤寒论》中仲景辨治重脾胃的思想渊源、脾胃病理论、脾胃病治法、脾胃病方剂以及用药等,以期进一步揭示仲景脾胃学说的深刻内涵。医圣仲景在其学
近年来,中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养老金费用的增加,为了应对其可能会引起的财政危机,作为养老保险重要补充的企业年金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