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实验室仪器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时,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设计和自制小实验,可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自制小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满足探究欲望,突出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本文针对利用自制小实验改善初中物理课堂进行了实践研究,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使用自制小实验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意义和主要方法;第二部分,自制小实验的理论部分,总结了自制小实验应遵循安全、有趣、明显、科学和取材方便的原则,收集制作材料可以用“留、捡、拆、要、买”的方法,概括了自制小实验的8个步骤和相关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自制小实验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其对课堂的服务效果分为了启发引入型、补充空白型、过程探究型、效果放大型、高仿生活型五大类,共汇总35个小实验;第三部分,自制小实验的实践部分,展示在课堂上利用自制小实验的6个案例,包括两个教师课堂演示小实验,两个学生分组探究小实验和两个家庭作业类小实验,主要对使用小实验的前后课堂效果进行了对比,其改善效果包括增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利用小实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第四部分,以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案例中的自制螺线管活动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主要包括对课堂教学方式、实验室和自制螺线管对比、自制螺线管活动课堂辅助效果、自制螺线管活动兴趣、对自制螺线管的评分和改进意见的调查;第五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和反思不足,做出下一步展望。研究表明,自制小实验对比现有实验室器材辅助教学的效果并不差,在教学中应用自制小实验收到了师生的好评,利用自制小实验改善初中课堂是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应在课堂中重视、推广、开发自制小实验,发挥出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