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乙酸、乳酸对木葡萄糖醋杆菌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影响及其功能分析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_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微生物以葡萄糖为前体物质通过代谢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纯度高、机械性能良好等诸多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食品以及医学等各个领域。木葡萄糖醋杆菌(G xylinus)是BC生产过程中利用到的模式菌株,它是革兰氏阴性专性好氧微生物。很多研究表明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外源物质,能够有效的提升BC的产量。在本研究中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酸以及乳酸以探究不同添加物对G.xylinus能量代谢以及BC合成代谢的影响。在本研究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乙醇、乙酸以及乳酸改变G.xylinus静置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条件,通过测量G xylinus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参数、酶活活性以及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阐述不同添加物对G xylinus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发酵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乙醇和乙酸对G.xylinus代谢过程的影响最大,外源添加乙醇和乳酸以及适宜浓度乙酸时能够有效的提升G.xylinusBC生产速率,而添加浓度过高的乙酸时能够有效降低G.xylinusBC生产速率以及菌体生长活性。其中,加有1.5g/L乙醇的实验组在第三天时BC产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 70%,当乙酸添加浓度高于4.5g/L时,菌体生长和BC合成受到抑制。在静置培养过程中,4d时添加乙醇的实验组到达对数生长期;6d时添加乙酸和乳酸的实验组到达对数生长期;当培养时间达到14d时,实验组BC产量达到了最大值并稳定下来。因此,将静置培养的发酵周期确定为14d。通过测定木葡萄糖醋杆菌生长过程中关键酶活性以及代谢组学分析来揭示不同的外源添加物对木葡萄糖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机制。代谢组学结合关键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在添加乙醇的实验组中,培养4d时糖酵解途径活性受到了抑制,而能量代谢以及葡萄糖异生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培养6d时在添加有乙酸的实验组中,当乙酸添加量高于4.5g/L时,实验组中TCA循环活性以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酶活性受到抑制,饱和脂肪酸以及海藻糖含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而添加有乳酸的实验组中TCA循环、BC合成、糖异生途径过程中的关键酶酶活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糖酵解途径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5’-呈味核苷酸二钠(I+G)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由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混合组成。国内I+G产品质量较国外差,且缺乏深入的I+G混合结晶过程热力学、动力学等研究,
为了解决当前一些智能设备无法与现场总线系统进行通信的问题,对Profibus-DP总线协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以微控制器与Profibus协议芯片作为核心器件的从站接口设计方案。采用ATMEGA162单片机来处理用户程序,由VPC3+C芯片实现Profibus-DP协议,通过RS485驱动芯片ADM2486与RS232串口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完成Profibus-DP总线协议与RS232串
<正>作为当前最为知名的中国思想史家、经学史专家之一,姜广辉教授的《易经讲演录》称得上是"大专家所写的通俗读物"。此书于2013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系吴国龙、普庆玲二人
苏洵文风,不仅体现出纵横驰骤的奔放,也体现出奇崛幽峭的深峻。这种奇崛幽峭的特征既表现在文章内在的思想内涵上,又表现在文章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在文章创作上追求博采众长而又
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长期饮用含高浓度砷、氟等微量元素的水会引起多种疾病。传统的砷氟分析仪器由于手工操作存在许多缺陷。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全自
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曾预言:人类通过掌握信息、知识和精神等资源,大自然的局限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制约影响将愈来愈小。知识经济的来临,致使有形资源逐渐褪去光环,取而代之的是信息与知识。1980年起,高技术产业的迅猛推进使得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信息、知识、经济交融在一起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领域。不同于以往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当今的信息时代凭借智慧、依托人力资本成